13.(09年江西卷)下列名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
A.有人把那些只讀書而不假思索的人稱為“書櫥”,也有人稱這種人為“書蟲”、“書迷”、“書呆子”。
B.這位先生關于近代歐洲文化的大作,幾乎每一頁都會有文字讓我感到莫名的激動,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絕。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額錢款時猝死于作案現場,他一生惡貫滿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講演深入淺出、居高臨下地闡述了青年的前途與國家現代化事業之間的關系,反響十分熱烈。
答案 B
解析 A項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話敏捷、熟練,用不著考慮。不能用來直接形容人。C項死得其所--所:處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適的地方。指死得有價值,有意義。感情色彩不對。D項居高臨下--居:站在,處于;臨:面對。占據高處,俯視下面。形容占據的地勢非常有利。句子是指演講者思想的高度,不是“占據的地勢非常有利”。
12.(09年安徽卷)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
A.娟、楚金玲等5人在這次全國選拔中脫穎而出,以主攻手人選的身份進入中國排協公布的新一屆國家女排20人大名單。
B.現在少數媒體放著有重要新聞價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點逸聞就筆走龍蛇,這種做法真是令人費解。
C.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努力貫徹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堅決摒棄那種不尊重學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學方法。
D.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極大沖擊,曾經富庶的大西洋某島國如今經濟狀況已如履薄冰,瀕臨“國家破產”的邊緣。
答案 A
解析 A項“特穎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顯示出來。很恰當。B項“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C項“耳提面命”,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D項“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樣。比喻行事極為謹慎,存有戒心。
11.(09年全國卷Ⅱ)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當的一項是 ( )
A.研究結果表明,那些心態平和、性格開朗、胸懷寬廣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臉、孤獨緊張、憂心忡忡的人出現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
B.對于在戰略上的調整使該公司必須做出選擇:要么聯手業內巨頭,強勢逼宮,使對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套現獲利,回歸軟件市場。
C.自第三分鐘樸智星被斷球后,曼聯隊在五分鐘內竟然無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納隊排山倒海般地高速狂攻,壓得曼聯喘不過氣來。
D.新版電視劇《四世同堂》引起爭議,有人認為該局加進了太多現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畫卷變得南腔北調,丟掉了原著的靈魂。
答案 D
解析 D項南腔北調:原指戲曲的南北腔調。現形容說話口音不純,攙雜著方言。A項憂心忡忡: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憂愁。B項急流勇退: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卻,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時為了避禍而及時引退。C項排山倒海:推開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強盛,聲勢浩大。
10.(09年全國卷Ⅰ)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鄰里之間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尋根究底,你們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深處春秋鼎盛的時代,我們這些身強力壯的青年應該奮發有為,積極向上,刻苦學習,為國家和社會多作貢獻。
C.這位代表說的雖不是什么崇論宏議,但他說的話發自肺腑,句句實在,沒有套話和假話,因此我們要更加重視。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總額同比減少一半,這說明以往超過底價數十倍成交的火爆場面已明日黃花。
答案 B
解析 A項尋根究底:尋找根源,追究底細,弄清來龍去脈。 B項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齡;鼎盛,正當旺盛之時。比喻正當壯年。應用對象應該是人,不能用于修飾“時代”等,這里用錯對象。C項崇論宏議: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的議論或見解。D項明日黃花:明日,指重陽節后;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后逐漸萎謝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道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
9.(09年山東卷)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橫線處的詞,最恰當的一組是 ( )
①談起抗震救災,溫總理______很深。他動情地說:“這次抗震救災,更加深了我對人民的愛。
②在破解開發型資源城市轉型難題的過程中,該市______原有資源,以釩鈦資源開發為重
點,努力打造世界級的產業集群。
③作者科爾曼年輕氣盛,觀點鮮明,但常常論據不足或論證不周,_______顯得犀利有余,
老練不夠。
A.感受 依托 未免 B.感觸 依附 未免
C.感觸 依托 不免 D.感受 依附 不免
答案 C
解析 感受:接觸外界事物得到的影響;體會。感觸:跟外界事物接觸而引起思想情緒;感觸側重思想情緒。依附:附著,依賴依靠。依托:依靠。依托側重有所憑借,借托。未免:同一些詞語搭配,表示前面所說的情況不合適,或對前面所說的情況不以為然,含有委婉批評的意味;不免 :副詞。表示由于前面所說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種消極的結果,
“科爾曼年輕氣盛” 正是“老練不夠”的原因。此處是對科爾曼作客觀評價,沒有批評的語氣。
8.(09年廣東卷)下面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
欣逢您四十華誕,我們謹向您--親愛的母校,致以熱烈的祝賀。
四十年來,您培養的莘莘學子,或縱橫商海,運籌帷幄,或潛心學界,激揚文字……
在各行各業的建設中,總是首當其沖。
親愛的母校,是您厚實的沃土孕育了我們的未來,是您嚴謹的學風和優良的傳統賦
予了我們奮發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們這些懵懂少年培養成今天的棟梁之材。
A.莘莘學子 B.運籌帷幄 C.首當其沖 D.棟梁之材
答案 C
解析 A“莘莘學子”指眾多的學子,此處符合語境。B“運籌帷幄”指在后方決定作戰策略,也泛指籌劃決策,此處符合語境。C“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此處不合語境。D“棟梁之才”擔負國家重任的人,符合語境。
7.(09年四川卷)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
A.這幾位大學畢業生雖然工作經驗欠缺,實踐能力不足,但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下,他們決心自主創業,牛刀小試,開創一番新事業。
B.陽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賓合江門廣場迎來了越來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廣場上表演太極拳,引來無數行人側目觀看。
C.2009年5月9日,我國著名相聲演員李文華老人溘然長逝,這讓他的老搭檔姜昆深感失之交臂,沉侵在極度的悲痛之中。
D.林和靖“梅妻鶴子”,隱居杭州孤山,固然很清高,但也要寫出“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的絕唱,才能成為名人。
答案 D
解析 A項牛刀小試 :比喻有大本領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剛開始工作就表現出才。(前后矛盾)B項側目觀看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易誤解為
尊敬。(褒貶誤用)C項失之交臂:形容當面錯過。(不符合語境)D項固然:<連>1.表示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折;2.表示承認甲事實,也不否認乙事實。
6.(09年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能被括號中的詞語替換且符合句意的一項是 ( )
A.針對個別干部違規駕駛公車發生交通事故的現象,某單位做出副科級以上干部重考駕駛證的決定,這實在是驢唇不對馬嘴。(名不副實)
B.“限塑令”頒布之后,農貿市場的一些攤主對記者打開天窗說亮話:為了招徠顧客,我們難以拒絕提供免費塑料購物袋。(直言不諱)
C.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管理經驗,需要提倡“拿來主義”精神,如果脫離國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畫虎不成反類犬。(畫蛇添足)
D.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復,既給下鄉知識青年提供了求學上進的機會,也使許多農家子弟有了“鯉魚跳龍門”的希望。(脫胎換骨)
答案 B
解析 A項驢唇不對馬嘴: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近義詞]答非所問、前言不搭后語、風馬牛不相及。名不副實:指空有虛名。[近義詞]徒有虛名。兩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換。B項打開天窗說亮話:比喻無須規避,公開說明。直言不諱:說話坦率,毫無顧忌。兩者意思相同,故可以替換。C項畫虎不成反類犬: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同“畫虎不成反類狗”。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兩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換。D項鯉魚跳龍門: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脫胎換骨: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兩者意思不同,故不能替換。
5.(09年江西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 ( )
①每年三月,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連學好母語都需要花大力氣,下苦功夫,_______學習外語呢?
③這種偷梁換柱的行為對國人的誠信造成了負面影響,國人也因此覺得_______受損。
A.國是 況且 榮譽 B. 國事 何況 名譽
C.國是 何況 名譽 D. 國事 況且 榮譽
答案 C
解析 運用搭配法和括詞造句法選用詞語,比較好。如:共商國是/國事訪問;況且……還/“何況”可用于反問,“況且”不能;榮譽稱號/名譽侵權。
4.(09年重慶卷)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
A.他是一個處事謹慎的人,一向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則,所以很少交朋友,即使有
朋友,也不愿交往過深。
B.亞冠聯賽小組賽上,魯能泰山隊的另一個對手韓國首爾FC對以6 :1取得了勝利,從目前的形式來看,泰山隊的亞冠之旅格外艱險。
C.平遙人過去在外經商的極多,賺了錢,要往家里送,很不安全,還要雇保鏢,于是便生出這票號,專管對換銀錢。
D.老張按照慣例把買回來的對蝦和豬肉分別稱了稱,才發現他買的對蝦被偷工減料了,足足少了半斤。
答案 B
解析 A項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間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們的交往純屬友誼,不尚虛華。屬詞義與語境不符,“淡如水”不是交往淺的意思。B項格外:非常、特別/額外、另外。此句是突出魯能泰山隊目前形勢的困難處境,用“格外”很恰當。C項對換:相互交換。這是個生造詞。而此句的語境是用一種貨幣折換成另一種貨幣,應為“兌換”。D項偷工減料:原指商人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產品質量,削減工料。現也指做事圖省事,馬虎敷衍。這屬詞義與語境不合。應是“缺斤短兩”:做買賣時貨物短缺分量。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