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年寧夏理綜·13)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燒熱分別是-285.8kJ·mol-1、-1411.0kJ·mol-1和-1366.8kJ mol-1,則由C2H4(g)和H2O(l)反應生成C2H5OH(l)的△H為
A.-44.2 kJ·mol-1 B.+44.2 kJ·mol-1
C.-330 kJ·mol-1 D.+330 kJ·mol-1
答案:A
解析:由題意可知:C2H4(g)+3O2(g)2CO2(g)+2H2O(l);△H=-1411.0kJ·mol-1,
C2H5OH(1)+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1,將上述兩個方程式相減得:C2H4(g)+H2O(l)
C2H5OH(l);△H=-44.2kJ·mol-1。
4.(2007海南·06)已知:
(1)Zn(s)+1/2O2(g)==ZnO(s);ΔH=-348.3kJ/mol
(2)2Ag(s)+1/2 O2(g)== Ag2O(s);ΔH=-31.0kJ/mol
則Zn(s)+ Ag2O(s)== ZnO(s)+ 2Ag(s)的ΔH等于( )
A.-317.3kJ/mol B.-379.3kJ/mol C.-332.8 kJ/mol D.+317.3 kJ/mol
答案:A
考點:本題考查了熱化學方程式書寫規律。
解析:由已知⑴、 ⑵熱化學方程式可知:⑴-⑵ 即可得出答案。
3.(07年廣東理基·19)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氣質量的是
A.以煤等燃料作為主要生活燃料 B.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氫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C.鼓勵私人購買和使用汽車代替公交車 D.限制使用電動車
答案:B
解析:以煤等燃料作為主要生活燃料時會產生大量的空氣污染物;私人汽車代替公交車會使汽油的消耗量增加,帶咯啊的空氣污染物增多,限制使用電動車會增加有害氣體的排放。因此正確的選項為B
2.(07年廣東文基·6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需要加熱的化學反應都是吸熱反應 B.中和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C.原電池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一種裝置
D.水力發電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
答案:B
解析:需要加熱的化學反應也可能是放熱反應,如可燃物的燃燒反應,A選項錯誤;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故C選項錯誤;水力發電是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故D選項錯誤。正確選項為B
1.(07年廣東化學·14)將V1mL1.0mol·L-1 HCl溶液和V2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勻后測量并記錄溶液溫度,實驗結果如右圖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V1+V2=50mL)。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做該實驗時環境溫度為22℃
B.該實驗表明化學能可能轉化為熱能
C.NaOH溶液的濃度約為1.0mol/L·L-1
D.該實驗表明有水生成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答案:B
解析:中和反應為放熱反應,B對,中和反應有水生成,但有水生成的不一定是放熱反應,如H2+CuO H2O+Cu是吸熱反應,D錯,從表中分析當加入HCl溶液5mL、NaOH溶液45mL反應后溫度為22℃,故實驗時環境溫度小于22℃,A錯,加入HCl溶液30mL反應放熱最多,應是酸堿正好中和,故C(NaOH)=1.0mol/L·30mL
/20mL=1.5 mol/L,C錯。
1.(07年山東理綜·1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16 8O2和18 8O2互為同位素,性質相似
B.常溫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HCO3-、Fe2+可以大量共存
C.明礬和漂白粉常用于自來水的凈化和殺菌消毒,兩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D.C(石墨,s)=C(金剛石,s) △H>0,所以石墨比金剛石穩定
答案:D
解析:A選項中同位素是指中子數不同、質子數相同的不同核素(原子)的互稱,選項中給出的是分子,錯誤;B中PH=1的溶液為強酸性環境,解答時應在離子組Na+、NO3-、HCO3-、Fe2+ 中增加H+,分析可知碳酸氫根離子和氫離子不共存,在氫離子存在時硝酸根離子和亞鐵離子不能共存,錯誤;C中明礬的凈水原理是其溶于水電離產生的鋁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能吸附水中懸浮物,而漂白粉是由其成分中的次氯酸鈣和水、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次氯酸能殺菌消毒,作用原理不同,錯誤;D中此反應的△H>0,說明此反應是吸熱反應,也就是金剛石的具有能量大于石墨,物質具有的能量越大,該物質越不穩定,正確。
(一)后進生轉化的理論基礎:
教師對后進生的轉化就像醫生要治療病人一樣,首先要認真診斷,了解后進生的成因,然后,才能對癥下藥。診斷就是研究,研究后進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形成原因、類型、特征及其表現,充分了解后進生的思想狀況、家庭情況、學習情況、生活和交友狀況,摸清其底細、,然后采取一定措施逐步清除阻礙其進步的心理障礙和不良行為。由此可知,后進生的轉化需要教師具備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具有充分的思想認識和一些轉化技巧;才能更好更有效、有針對性地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
1、心理基礎:后進生和其他學生一樣渴望得到家長、教師和同學的尊重與愛護,但由于學習成績不理想,行為目標難以達到家長、教師的期望、要求,因而經常受到指責和批評,所以大多數后進生在心理上都存在較強的自卑感,久而久之,產生了逆反心理,導致他們拒絕學校與教師的一切正確教育,自暴自棄,干居下游。因此教師要以赤誠的之心去關愛后進生。愛是轉化后進生的起點,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開始,愛護后進生是幫助轉化后進生的感情基礎,后進生最缺乏關愛、最想得到信任。作為教育者,教師因主動關心愛護后進生,運用慈母般的情懷愛護每一個后進生,處處給他們體貼和溫暖,用熱情去融化那顆冰冷的心,感化他們。再此基礎上,教師要尊重維護后進生的人格,尊重他們的權利和義務、意愿和情感、要求和意見,要信任他們、關心他們,啟發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鼓勵他們告別過去,痛改前非,融入集體,與班級同學一起進步、共同發展。
教師只有尊重和愛護后進生,才能引起師生情感的“共鳴”,才能有效地消除后進生的自卑感和戒備心理,促使他們和老師坦誠相待,放心地交流溝通,用愛撫平他們心中的傷痛,使他們恢復自尊與理智,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與勇氣,從而消除心理障礙,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逐漸轉變成為大家期待的好學生。
2、思想基礎:在后進生的轉化過程中,要注意后進生的反復性。后進生不良行為習慣和錯誤要他們在短期內完全改掉,那是不可能的事,可見,后進生的轉化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因為后進生的反復性強,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有耐性、要抓緊、抓反復、積極引導,做到耐心、細心、有恒心,不要因他再次犯錯,就對他喪失信心,決定放棄,如果這樣我們以前對他所做的工作,所花的時間和精力就會白費。對于后進生所犯的錯誤應給予寬容。但決非縱容,一定要跟緊并加以指正,提出嚴格要求,一點一點的促使進步,直到改正。針對成績差的后進生,更需要有耐性,分階段、有步驟地常為他立志,幫他樹立信心,只要能激起他的一點兒學習興趣,就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切記莫用正常的水平要求他,更不能用語言來損他,才不會傷到他的自尊心;一步一步的小心翼翼,一定會有質變的一天。
2 、家庭配合:家庭具有教育子女的職能,父母是子女的首任教師,家庭教育對子女的思想品質、性格的形成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后進生的成因和轉變與家庭教育密切相關。因此,后進生的轉化應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教師應主動加強家校聯系,要求父母的思想與學校的想法一致,把學校的教育思想傳達給家長,叮囑家庭一定要配合學校的教育轉化工作。做學生工作也要以說理為主、少罵、不訓話、多鼓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嚴格要求,讓學生感愛到家長的關心,以及家庭的溫暖,這樣有學校和家庭的配合,雙管齊下的強大教育力量,轉化效果會更明顯。切忌望子成龍心切,急于求成,看到自己子女離自己的期望差距甚遠,就用言行刺激孩子,這樣不僅于事無補,還會增加后進生轉化工作的難度。
除外,在后進生的轉化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善于運用一些基本的技巧:
2、轉化技巧:
(1)教師要特別注意營造團結、友愛、平等、積極的班級氛圍,為后進生創造積極進取的環境。環境影響人,環境造就人,積極營造一種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培養學生積極樂觀、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調動集體的力量帶動全體同學的進步,激發每一個同學的學習動機、學習情感,這不僅是班級管理的需要,優秀學生的需要,更是后進生的需要。作為班主任,首先不能歧視后進生,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成為他們學習的榜樣。另外還要教育學生特別是優秀學生團結友愛,搞好同學關系,特別是與后進同學的關系,積極倡導鼓勵優秀學生與后進生結對子,幫助同學進步,在宿舍安排上,注意成績的搭配;在座次排位上注意好差結合;充分重視學生的性格互補;在班會、團隊活動發言和班委會組成上,注意多給后進生表現的機會和位置;使他們時刻感受到班級的團結、友愛、平等和溫暖,沒有歧視、冷漠和偏見,使他們時刻感受到自己對班級的價值,在良好的班級氛圍中,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有益的影響和幫助,從而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班風的建設,集體意識、團隊意識的培養,對于后進生來講更為重要。
(2)教師應懂得大目標,小步走。后進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因而我們可以把總體的目標分成若干個小的要求,讓他們容易達到,去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不斷樹立信心。分階段、有步驟地轉變后進生的不良行為習慣。
(3)教師要善于發現后進生的閃光點,充分挖掘后進生的潛能和特長,加以利用。運用賞識教育,有意識地在班級、學校、家庭給他們創造有利于他們施展特長的環境,鼓勵他們進入角色,把自己的潛能、特長發揮出來,得到別人的肯定,激發他們的內驅力,增強他們的自尊自信,從而自覺地改正錯誤、不斷進步。
(4)教師處理后進生的錯誤時要善于運用“冷處理”與“熱處理”的方式!袄涮幚怼本褪墙處煂W生中發生的問題有時引而不發,視而不見,故意冷淡,稍后再處置。“熱處理”就是對班級中發生某種事件或矛盾,要觸機而發,及時補救。善于運用“冷處理”與“熱處理”的方式就是要控制火候、把握分寸、擇機而發,即要適度。教師要明確“冷”與“熱”是相對的,是動態的,選擇“冷處理” 還是“熱處理”,必須因人、因時、因事而定。
(5)教師要用自身樹立榜樣,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后進生!鞍駱拥牧α渴菬o窮的”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于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形象道德范例能激起學生模仿心理,對學生的影響比語言教育更深刻。如果教師不思進取、怨天尤人,整天愁眉苦臉,對工作不負責任,學生會覺得他很虛偽、不誠實,從而對他的說教產生反感。因此,教師必須嚴于律己,說到做到,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最好的教育就是用真實來教育。蘇霍姆林基認為:只有當行為給學生帶來真實感,激勵著學生在他的心靈里留下愉快、振奮、精力充沛的情感時,知識才能轉化為信念。
(6)教師要堅持正面教育,關心愛護后進生。魯迅先生說:“教育植根于愛”。愛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開始,尊重愛護后進生是轉化后進生的感情基礎。作為教師應該主動關心愛護后進生、尊重后進生,在生活上體貼細心;在學習上幫助提高,堅持鼓勵表揚,正面教育,但要注意適時、適度,并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后進生,堅信他們在愛的關懷中定會產生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四)、社會的因素:改革的大潮中,受市場經濟利益誘因的影響,一些市場主體(經營者)為追求經濟利益采用不法經營段對未成年學生產生較大影響;加上青少年學生好奇心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因此容易受社會環境中不良因素的影響而形成不良行為習慣。同時社會上不良的文藝作品、黃色書刊、暴力錄像影視片等不良文化作品對未成年學生的健康成長也產生了不良影響。
基于上述主客觀原因,形成了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及表征的后進生,從而使整個后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變得更加復雜艱巨。
(三)、學校的因素:
1、學校環境的因素:學校在“應試指針”的指揮下,片面追求升學率,只重智育,忽視德育,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學生品德的形成和教育過程,再加上班級環境中不良因素的作用并受從眾心理的影響,使學生的品行發展滯后,思想觀念偏差,養成不良行為習慣,淪為后進生。
2、教師的因素:個別教師缺乏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價值觀,理論修養不夠,缺乏科學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沒能較好地把握教育時機,違反“一致和真誠”的教育原則,對學生不能一視同仁,不尊重體諒;甚至動輒訓斥、挖苦、嘲諷、體罰,久而久之使一部分學生因受脅迫、恐嚇導致師生關系惡化,產生逆反心理或心理障礙,從而無法正確對待學校和教師的教育,最后淪為后進生。
(二)、家庭的因素:家庭具有教育子女的職能,父母是子女的首任教師,家庭教育對子女的思想品質、性格的形成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分析后進生的形成原因必然要從家庭著手。
1、家庭中的主觀因素:有的家長家庭教育方式不當,方法不正確。受到市場經濟的沖擊,有些家長忙著賺錢,對子女的學習漠不關心;或者有的家長對子女過于溺愛;或過于嚴厲,寬嚴失度;還有一部分家長只養不教或重養輕教,忽視對子女的道德規范和學習生活進行關心、教育和指導,最終導致孩子的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學與不學都無所謂,久而久之就使孩子思想認識產生偏差,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性,論為后進生。
2、家庭中的客觀因素: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歷經深刻的變化。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家庭穩固程度逐漸下降,父母不和,甚至離異或者由于突然遭遇家庭變故,使子女失去父愛或母愛,變成單親家庭,造成生活上的強烈反差,使孩子的心靈受創,無法適應外部環境,產生心理障礙而淪為后進生。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