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We are leaving on 16 June.
-So why not come to spend __________ days with us?
A.all these last few B.these all last few
C.these last all few D.all last these few
2.Mr white, the students are waiting outside.__________they come in now?
A.Will B.Must C.Shall D.Need
第一節 語法和詞匯知識(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 分20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1.He wants an assistant with _________knowledge of English and _________experience of office routine.
A.the; the B.a ; the C.a; an D.the; an
31.I.2007年12月16日《北京晨報》報道,上海誕生世界首例攜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轉基因克隆兔,為研究某些疑難雜癥奠定了基礎。專家介紹,從外表看去,克隆兔并沒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但通過設備檢測會發現它的體內可發出明亮的綠色熒光。由于兔子克隆胚胎發育率低、出生后死亡率高,導致了科學家較難培育出轉基因克隆兔。
下面是我國胎兔(妊娠20天左右的兔胚胎)背部皮膚成纖維細胞克隆試驗的基本過程:
(1)為便于在①過程中與綠色熒光蛋白基因連接,質粒應該具有的一個明顯特點是
(2)在②過程進行轉基因體細胞的篩選時,采取的選擇措施是
(3)對于上述過程敘述合理的是 。
A.該培養過程采用了轉基因技術、核移植技術、動物細胞培養技術、胚胎移植技術等
B.通過③過程進行重組細胞培養的結果說明,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仍然具有全能
性
C.甲兔實際為妊娠20天的兔胚胎,原因是此時的細胞還沒有分化,分裂能力很
強
D.該熒光兔的性別應該與乙兔相同
II.現有某XY型性別決定的多年生觀賞植物,發現其抗除草劑對不抗除草劑為顯性,由常染色體上的A 和a基因控制;花瓣單色對彩色為顯性,由X染色體上的B和b基因控制;另有耐鹽基因位于線粒體DNA上。
①驗證花色和耐鹽基因所在的位置,常用的遺傳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現有以下純種植株若干:
甲:不抗除草劑彩色耐鹽雄株 丙:抗除草劑單色不耐鹽雌株
乙:不抗除草劑彩色不耐鹽雄株 。嚎钩輨﹩紊望}雌株
請利用上述四種植株(甲-丁),通過雜交育種培育抗除草劑、彩色、耐鹽的雌雄植株:
第一年:可用作親本的雜交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年:從子一代植株中選取表現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和甲-丁中的___________雜交;
第三年:從子二代植株中選出抗除草劑彩色耐鹽的雌雄植株。其中選出的雄株核基因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
30.I. 下圖1和圖2分別表示甘蔗和大豆的光合速率與CO2濃度的關系,甘蔗和人參的CO2吸收量與光照強度的關系。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1中的曲線L1表示的植物是 ,圖2中L2表示的植物是 。(填植物名稱)
(2)甘蔗和大豆的葉片解剖結構最大的區別是甘蔗 。
(3)夏季,將一植株放在密閉玻璃罩內,置于室外一晝夜,獲得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圖二中的b點對應于圖一中的________點, 圖二中的ef段的C3的含量___________(填“增多”或“減少”),到達圖二中__________點時,植物體積累的有機物最多。經過這一晝夜之后,植物體的有機物含量會_____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II. 某同學通過以下實驗探究光合作用速率與CO2濃度的關系:用打孔器從菠菜植株的葉片打取直徑1cm的小圓片40片,用針筒抽去葉圓片葉肉細胞間隙的氣體后,隨機均分4組并分別放入A、B、C、D四個各裝有60ml蒸餾水的錐形瓶中,葉圓片全都沉入水底,隨后按下表操作,并記錄實驗結果。 (蒸餾水中的溶解氧忽略不計)
編號 |
加入NaHCO3(g) |
與200W燈泡的距離(m) |
30min后葉圓片上浮數 |
A |
0 |
0.5 |
0 |
B |
1 |
0.5 |
2 |
C |
3 |
0.5 |
5 |
D |
5 |
0.5 |
6 |
(1)分析表中實驗數據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三個錐形瓶中未上浮的葉圓片能否進行有氧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同學重復上述實驗時,將D錐形瓶與200W燈泡的距離設置過遠,其它操作不變, 30min后發現無葉圓片上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
(4)若要探究光合作用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系,需對上述實驗方案作出適當的調整。請補充完整調整思路:
①往A、B、C、D四個錐形瓶中加入的NaHCO3 應 。
②A、B、C、D四個錐形瓶與200W燈泡的距離應 。
29.(11分)下圖中X是一種具有水果香味的合成香料,A是有直鏈有機物,E與FeCl3
溶液作用顯紫色。
請根據上述信息回答:
(1)A中官能團的名稱是 ,B→I的反應類型為 。
(2)只用一種試劑鑒別D、E、H,該試劑是 。
(3)H與J互為同分異構體,J在酸性條件下水解有乙酸生成,J的結構簡式為
。
(4)D和F反應生成X的化學方程式為 。
28.(18分)工業上電解飽和食鹽水能制取多種化工原料,其中部分原料可用于制備多晶硅。
(1)上圖是離子交換膜法電解飽和食鹽水示意圖,電解槽陽極產生的氣體是 ;NaOH溶液的出口為 (填字母);精制飽和食鹽水的進口為 (填字母);干燥塔中使用的液體干燥劑是 。
(2)原料粗鹽中常含有泥沙和Ca2+、Mg2+、Fe3+、SO42-等雜質,必須精制后才能供電解使用。精制時,粗鹽溶于水過濾后,還要加入的試劑分別為①Na2CO3、②HCl(鹽酸)③BaCl2,這3種試劑添加的合理順序是 (填序號)。
(3)多晶硅主要采用SiHCl3還原工藝生產,其副產物SiCl4的綜合利用收到廣泛關注。
SiCl4可制氣相白炭黑(與光導纖維主要原料相同),方法為高溫下SiCl4與H2和
O2反應,產物有兩種,化學方程式為 。
SiCl4也可轉化為SiHCl3而循環使用。一定條件下,在20 L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
應:3SiCl4(g)+2H2(g)+Si(g)4SiHCl3(g),達平衡后,H2與SiHCl3
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0.140mol/L和0.020mol/L,若H2全部來源于離子交換膜
法的電解產物,理論上需消耗純NaCl的物質的量為 mol。
(4)已知1 g陰極產生的氣體在陽極產生的氣體中完全燃燒時放出92.3 KJ的熱量,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27.(17分)在已提取氯化鈉、溴、鎂等化學物質后的富碘鹵水中,采用下面的工藝流程生產單質碘:
試回答:
(1)書寫化學式:沉淀甲 ,丙中的主要溶質 。
(2)步驟③中加鐵屑的量為__________。
(3)第④步操作中用稀H2SO4浸洗的目的是 。(填寫字母編號)
a.除去未反應的NO3- b.除去未反應的I-
c.除去未反應的Fe d.除去堿性物質
(4)第⑦步提純操作你認為最合適的是 。(填寫字母編號)
A.分液 B.減壓蒸餾 C.滲析 D.重結晶
(5)第⑥步操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6)鑒別丙和丁的陽離子可選用的試劑是 。分離混合物和丁的方法是 。
26.I.(4分)下列實驗操作或實驗所得出的結論一定正確的是 (填序號)。
A.電解精煉粗銅時,用純銅作陽極,粗銅作陰極,CuSO4溶液作電解液
B.某強堿性溶液中加入足量鹽酸產生無色無味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O32-
C.制備Fe(OH)3膠體時,應往沸水中加飽和的FeCl3溶液,并繼續加熱到溶液呈紅褐色為止
D.除去蛋白質中混有的少量NaCl,加AgNO3溶液后過濾
E.在“硫酸銅晶體里結晶水含量的測定”實驗中,至少需要進行三次稱量操作
F.中和熱的測定實驗中,每次實驗均應測量三個溫度,即鹽酸起始溫度,NaOH溶液
的起始溫度和反應后溶液的最高溫度
II.(10分)某強堿性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離子是:K+、NH4+、Al 3+ 、AlO2-、SO42- 、
SiO32-、CO32-、Cl-中的某幾種離子,現進行如下實驗:
①取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加Ba(NO3)2溶液,無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溶液逐滴加入鹽酸,其現象是:開始無沉淀,一段時間后開始產生沉淀并逐漸
增多,沉淀量基本不變后產生一種氣體,最后沉淀逐漸減少至消失。
(1)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是 ,
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 。
(2)已知一定量的原溶液中加入5 mL 0.2 mol/L鹽酸時,沉淀會完全消失,加入足量
的硝酸銀溶液可得到沉淀0.187 g,則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________ _______。
(3)按照反應順序逐步書寫出②中發生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① 、凇
③ 、
⑤
25.(20分)如圖所示,在傾角θ=30°、足夠長的斜面上分別固定著兩個相距L=0.2m的物體A、B,它們的質量mA= mB =1kg,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分別為和
。在t = 0時刻同時撤去固定兩物體的外力后,A物體將沿斜面向下運動,并與B物體發生連續碰撞(碰撞時間極短,忽略不計),每次碰后兩物體交換速度。g取10m/s2。求:
(1) A與B第一次碰后瞬時B的速率?
(2) 從A開始運動到兩物體第二次相碰經歷多長時間?
(3) 從A開始運動至第n次碰撞時A、B兩物體通過的路程分別是多少?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