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亞硫酸鈉在空氣中易被氧化生成硫酸鈉,現有ag亞硫酸鈉樣品,溶解后加入足量氯化鋇溶液,可得干燥沉淀bg。
(1)若亞硫酸鈉未被氧化,b= a。
(2)若亞硫酸鈉全被氧化,b= a。
(3)若亞硫酸鈉部分被氧化,b與a的關系為 。
(4)亞硫酸鈉試劑已被部分氧化。為了確定它的純度,要進行如下實驗:①稱取樣品W1g;②將樣品溶解;③向溶液中加入稍過量的鹽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④過濾、洗滌、干燥沉淀,稱其質量為W2g。則:
a.氯化鋇溶液要用鹽酸酸化的原因是 。
b.氯化鋇溶液要稍過量的原因是 。
c.氯化鋇溶液要稍過量的 。
d.判斷沉淀是否洗盡的方法是 。
e.亞硫酸鈉純度的表示式為 。
14.碳和硅的性質相似。碳的最簡單的氫化物是甲烷,硅的最簡單的氫化物稱為甲硅烷(SiH4)。甲硅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其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其化學性質比甲烷活潑。在實驗室里制取甲硅烷的方法是:將白凈細沙(SiO2)與鎂粉混合起來,灼燒到反應物轉變為灰黑色的硅化鎂(Mg2Si)和白色的氧化鎂后冷到室溫;取一定量的灼燒后的殘留物,置于制取甲硅烷的裝置中,滴加稀鹽酸后立即有甲硅烷氣體逸出,并迅速地自燃。
(1)寫出以上敘述中涉及的化學方程式:
①______ ____②_____ _____
③_______ ___④____ ______
(2)制取甲硅烷的裝置與制取________(填“H2”或“O2”)的裝置相似。
(3)加入稀鹽酸之前后應向密閉裝置中通入氮氣一會兒,其目的是 。
(4)為研究甲硅烷的化學性質,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將甲硅烷通入少量的硝酸銀溶液中,發現有沉淀生成,后經測定知該沉淀為混合物,其中有二氧化硅。向充分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入幾滴稀鹽酸,未發現有白色沉淀。向反應后的原溶液中滴入幾滴碳酸鈉溶液,卻發現有氣泡迅速放出。將甲硅烷通入硝酸銀溶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_ _______。
②制取甲硅烷后,檢驗裝置中是否有殘留的的甲硅烷的方法是___ ___。
13.生活飲用水水質的標準主要有:色度、混濁度、pH、細菌總數、嗅和味等等。目前城市自來水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主要藥劑仍是Cl2(消毒劑)和Al2(SO4)3(沉降劑),但由于種種原因,用這兩種物質處理水質,總有缺陷。因此,有資料報道:Na2FeO4是一種強氧化劑,可作為一種新型凈水劑,在反應中被還原為Fe3+離子,使用該物質可代替Cl2和Al2(SO4)3。
(1)配平工業上制備鐵酸鈉的化學方程式:
Fe2O3+ NaNO3+ NaOH→ Na2FeO4+ NaNO2+ H2O
(2)當反應物中含有1.4mol鈉離子,上述反應恰好完全進行時,電子轉移總數為__________NA。
(3)某廠制備鐵酸鈉后的廢液中含NaNO2溶液,直接排放會造成污染,下列試劑中①NaCl ②NH4Cl ③KMnO4 ④濃H2SO4,能使NaNO2轉化為N2(不引起二次污染的)是______(選填編號),反應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將含有m mLNO和n mLNO2氣體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然后通入m mLO2;卮穑
(1)若m=n,則充分反應后,量筒內所體的體積為 mL!
(2)若m<n,則充分反應后,量筒內所體的體積為 mL。
(3)若m>n,則充分反應后,量筒內所體的體積為 mL。
11.①在淀粉碘化鉀溶液中,滴加少量次氯酸鈉溶液,立即會看到溶液變藍色,這是因為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②在碘和淀粉形成的藍色溶液中,滴加亞硫酸鈉溶液,發現藍色逐漸消失,這是因為 。
③對比 ①和②實驗所得的結果,將I2、ClO-、SO42-按氧化性由強到弱順序排列 。
10.已知氧化亞銅與稀H2SO4反應有CuSO4和Cu生成,F將一定量的氫氣在加熱條件下通過一定量的氧化銅,為了檢驗殘留物質的成分,下列實驗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A.加入稀H2SO4充分反應后溶液呈現藍色,說明殘留物中一定混有氧化亞銅
B.加入稀H2SO4充分反應后有紅色沉淀物,說明殘留物中一定混有氧化亞銅
C.加入稀HNO3充分反應后有無色氣體產生,說明殘留物中一定混有單質銅
D.加入稀HNO3充分反應后溶液呈現藍色,不能說明殘留物中是否混有氧化銅
9.對于某些離子的檢驗及結論一定正確的是( )
A.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氣體,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變渾濁,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鹽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產生的氣體能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鹽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8.向50mL 18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銅片并加熱,充分反應后,被還原的H2SO4的物質的量( )
A.小于0.45mol B.等于0.45mol
C.在0.45mol和0.9mol之間 D.大于0.45mol
7.已知:2FeCl2+Cl2=2FeCl3, 2FeCl3+2KI=2FeCl2+2KCl+I2,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若某溶液中有Fe2+、I-、Cl-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Fe2+和Cl-不反應,可加入的試劑是 ( )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6.2004年4月25日是第35個“世界地球日”,我國確定的主題是“善待地球--科學發展!毕铝行袨橹胁环线@一主題是( )
A.采用“綠色化學”工藝,使原料盡可能轉化為所需要的物質
B.大量開采地下水,以滿足社會對水的需求
C.減少直至不使用對大氣臭氧層起破壞作用的氟氯烴
D.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