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蕭何死,曹參為漢相國。一遵蕭何約束,無所變更,天下俱稱其美。時人頌曰:“蕭何為法,顜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凈,民以寧一。”可見曹參的治國理念是
A.儒家奉賢法圣思想 B.道家自然無為思想
C.墨家兼愛交利思想 D.法家以法治國思想
9.呂思勉曰:“先秦諸子之學,非至晚周之世,乃突焉興起者也。其在前此,旁薄郁積,蓄之者既已久矣。至此又遭遇時勢,乃如水焉,眾派爭流;如卉焉,奇花怒放耳。積之久,泄之烈者,其力必偉,而影響于人必深。”其言中“至此又遭遇”之“時勢”當指
A.禮崩樂壞,威勢下移 B.國家分裂,學術自由
C. 私學興盛,文士崛起 D.各國改制,急需指導
8.某小組同學做主題宣傳,搜集了以下一些材料:
鮮花在哪里;鮮花在姑娘的懷抱里。
姑娘在哪里;姑娘在小伙子的懷抱里。
小伙子在哪里;小伙子在戰(zhàn)場上。
戰(zhàn)場在哪里;戰(zhàn)場在墳墓中。
墳墓在哪里;墳墓在鮮花的懷抱里。
------- 鮑勃.迪倫
|
|
|
|
7.“他們都是些注重實踐的政治家,而不是哲學家;他們關心的是改革社會,以加強他們所奉事的諸侯的力量,使諸侯們能進行戰(zhàn)爭用武力統(tǒng)一國家,他們認為的貴族存在已不合時宜,要用國家的軍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眾則被需要強迫從事生產勞動,他們把商人和學者看作是些可有可無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寬容待之。”他們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6.美國歷史學家費正清說:“在證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時,秦王朝也從反面體現了孟子的一個正確思想--政府最終還是要依靠被統(tǒng)治者的默認”。這里孟子的思想具體是指
A. 大行教化,使百姓懂得”孝悌忠信” B.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C.民貴君輕,統(tǒng)治者要行仁政 D. “尊賢使能,俊杰在位”是富強根本
5.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實業(yè)之父澀澤榮一倡導“論語加算盤”, 將講求“仁義道德”的孔教與追求利潤的資本主義嫁接在一起。強調道德經濟缺一不可,關于這種思想解釋錯誤的是
A. 意在振興傳統(tǒng)文化,抵制西方利己主義沖擊
B. 強調義利合一、見利思義,健全完善商業(yè)道德
C. 有利于破除“輕商賤利”習氣,推動“殖產興業(yè)”
D. 表明儒學在現代管理中仍有一定借鑒作用與價值
4.18世紀法國出現“孔子熱” 。伏爾泰稱孔子是真正的圣人,百科全書派領袖霍爾巴赫認為“在中國,理性對于君主的權力,發(fā)生了不可思議的效果,建立于真理之永久基礎上的圣人孔子的道德,卻能使中國的征服者,亦為其所征服”。他們極力推崇孔子,意在
A.宣揚君權神授 B.鞏固君主專制
C.強化等級貴賤 D.弘揚民主政治
3.1936年12月,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中,在談到戰(zhàn)略退卻時寫道:“關于喪失土地的問題,常有這樣的情形,就是只有喪失才能不喪失,……如果我們喪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戰(zhàn)勝敵人,加恢復土地,再擴大土地,還是賺錢生意的。”中間毛引用一位先秦哲人的觀點支撐自己這種戰(zhàn)爭智慧,這位先哲最有可能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荀子
2.中共十七大報告提出,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下列教育觀念與“學有所教”這一提法相似的是
A.因材施教 B. 有教無類 C. 學無常師 D. 術業(yè)專攻
1.釋奠禮古已有之,釋奠詩遂應運而生,“敬遜三德。厥修六藝。師圣發(fā)蒙。尊儒啟滯。若括資羽。如金待礪。雅道聿興。教學無替。” 由這首隋代典型的釋奠詩判斷,釋奠禮應主祭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