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一)①加強對建筑市場的監管和調節,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2分)
②加強節能宣傳教育,提高市民的節約意識,履行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2分)③健全規章制度,堅持依法行政.(2分)
(二)①立法機關在黨的領導下,嚴格按照立法程序,加強環保立法,確保節能減排工作有法可依。(2分)
②行政機關嚴格依法行政。國家環保總局依據環保法律和法規科學決策,環保執法人員依法管理。(2分)依法糾正地方政府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土政策”。(2分)
③各級人大加強環保執法監督工作,開展執法檢查有利于相關法律和法規的貫徹落實。(2分)
(三)①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這就要求我們要堅持群眾的觀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觀點。在建設生態文明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重視每一個人民群眾的作用。(4分)
②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辨證統一的,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具有能動性作用,因此只有人人積極參與,才能促進整個社會的生態文明。(4分)
31. (1)表一說明近幾年城鄉居民收入都有所增長,但城鎮居民收入比農村居民增幅大。(2分)表二說明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均呈不斷下降趨勢,城鄉居民生活不斷改善。但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仍高于城市居民家庭,城鄉生活水平差距明顯。(2分)
城鄉居民收入都有所增長,引起了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普遍下降;但收入的差距也導致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差距。(4分)
(2)①牢固樹立并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3分)
②加強宏觀調控,采用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抑制物價進一步上漲,保障人民生活。(3分)
③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為全面小康的重要任務,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千方百計地提高農民收入。(2分)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發揮財政作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2分)
材料一:在我國,建筑能耗占能源消耗總量的30%,青島市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和規章。加強行政監管力度,對所有建筑節能施工設計文件進行全面審查,對不按節能標準施工的工程,下發整改通知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依法處理。市政府還加大節能宣傳教育,提高市民的節約意識。2006年青島市新建居住建筑中,節能建筑占到58.7%。
(1)結合材料運用政治常識相關知識,分析青島市政府在推行節能建筑中是如何履行其職責的? (6分)
材料二:面對日益嚴重的資源和環境形勢,根據我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加快了節能減排的立法工作,并于2007年6月審議了《節能法》(修訂草案),有關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規也在修訂或起草中。國家環保總局根據有關法律法規,采取了“流域限批”的政策,即對污染嚴重的河流流域限制新的污染企業數量,并清理各級地方政府出臺的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土政策”,此舉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積極整改,使當地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各級人大代表也加強了環境污染執法檢查。
(2)依據材料,簡要說明我國在實現節能減排目標中,是怎樣堅持依法治國原則的?(8分)
材料三: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新貢獻
(3)結合材料三,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有關知識分析說明要建設生態文明為什么要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8分)
答 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B
B
C
D
D
B
C
C
A
A
A
A
A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A
C
A
D
A
B
C
B
A
B
C
D
A
材料二 近年來,我國CPI總體呈現不斷上漲趨勢,特別是2007年6月份以來,受豬肉、食用油等食品價格上漲的影響,CPI上漲幅度較大,11月份達到6.90%。食品等價格上漲,使得居民生活成本增加,收入增加有名無實,實際購買量下降。(注:CPI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
根據以上材料回答問題。
(2)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結合上述材料,請你說明國家應如何做到“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0分)
42.5
43.O
45.5
47.2
45.6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