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關中地區土質纖細、松軟,土層深厚,適合于原始工具耕耘,且關中地區水利十分發達,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業為古代文明的基礎,所以中國古代文明的中心首先在關中。(6分)
(2)經濟重心南移是導致政治中心東移的根本原因,關中地區環境的惡化是導致政治中心東移的直接原因。開發與保護并重,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8分)
(3)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治理水患;利用中樞力量所控制的資源在賑災時發生作用;動員和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來加強國防。(6分)
(4)有利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經濟文化的發展。
61.(1)特點:從分封制的對象看,同姓親族是分封主體,其他被分封的有功臣、前朝貴族等;(1分)從封地分布看,同姓親族封地富庶,戰略位置重要;(1分)從分封過程看,除土地外,有些受封者還得到大量物資和人口等。(1分)
(2)西周初年,形勢動蕩,分封制為鞏固了西周對新占領區的控制。(2分)
(3)秦朝廢分封、行郡縣、管理地方。(2分)西漢則分封制和郡縣制并行,使地方郡國參半。(2分)
(4)正確。(1分)
漢朝統治者錯誤地認為沒有封國的拱衛,是秦朝迅速敗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分封同姓宗室建立王國,以圖長治久安。(2分)事實證明分封有悖初衷,出現“七國之亂”,它也反證了郡縣制的合理性,因此柳宗元說“秦制之得明矣”的觀點是正確的。(2分)
材料三 宜侯矢銅簋,鑄有銘文,記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賞賜祭祀器皿、土地和奴隸之事。
材料四 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說:“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國居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請回答:
⑴依據一二三則材料,描述西周分封制的特點。(5分)
⑵分封制對西周統治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⑶漢初設置的地方制度與秦朝的主要區別是什么?(4分)
⑷ 柳宗元評論的原因和結論是否正確?
以漢代為例談談你的看法。(5分)
60. 黃梅戲《天仙配》中有這樣一段唱詞:"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這段唱詞反映了我國古代①自耕農富裕祥和的生活狀況 ②自耕農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 ③"男耕女織"的經營方式是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之一 ④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是自耕農的主要經營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58.中國是多民族國家,下列民族的歷史發展過程正確的是
A匈奴――突厥――蒙古 B回紇――回鶻――維吾爾
C羌族――黨項――彝族 D鮮卑――突厥――回族
57.史家不離事而言理,客觀精神乃是歷史寫作的第一守則。在描寫一個歷史事件時,下列哪一項最不易受到史家主觀因素的影響
A.事件發生的時地 B.事件的前因后果
C.事件的歷史意義 D.事件的是非評價
56.皇權和相權的矛盾演變問題一直是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主要內容之一。在下列選項中,通過直接變革宰相制度來加強君主專制措施的有①秦朝設立丞相②西漢設置刺史 ③唐朝實行三省制 ④宋朝設立參知政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