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迅速發展,乃至有“江南之為國盛矣”的贊嘆。該時期江南開發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遷 B.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
C.統治者推行勸課農桑等政策 D.農產品商品化程度高
44.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原農耕規模出現縮小的現象,而畜牧業有所擴展,造成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是
A.生產技術落后 B.自然條件惡化
C.少數民族內遷 D.戰亂頻繁
43.秦漢科技領先世界,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西漢關于太陽黑子的記錄,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早的有關太陽黑子的記錄
B.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可以遙測地震方向,比西方早1700多年
C.華佗發明的麻沸散是一種從植物中提取的麻醉藥,適用于外科手術
D.我國是最早發明紙的國家,造紙術先后直接傳到世界,推動世界文明的進步
42.秦漢文化的特點之一是統一與多樣性的有機結合。其中多樣化的特征主要是因為
A.秦漢在科技文藝各領域中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B.秦漢文化上承先秦傳統下開魏晉隋唐的先河
C.秦漢文化是在外來文化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D.秦漢時期中國已經形成了多民族國家的格局
41.秦皇漢武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舉行過封禪大典。《五經通義》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報群神之功。”這表明,帝王泰山封禪的主要用意在于
A.炫耀文治武功 B.祭祀天地神祗
C.神化君主統治 D.報答天地之恩
40.最早記載漢朝和大秦友好交往的史書是
A《漢書》 B《后漢書》
C《史記》 D《資治通鑒》
39.2007年12月底,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訪問中國期間,特意去山東曲阜參觀,并作了以下題詞。這一題詞的深刻寓意是
A.中日兩國文化同根同源 B.日本人民特別崇拜中華文明
C.中國的儒家文化在今天仍然是維系中日關系的基礎
D.中日兩國人民要繼承友好交流傳統,促進兩國關系的新發展
38.吳師道(元):“平城圍后幾和親,不斷邊鋒與戰塵,一出寧故終漢世,論功端合勝前人。”翦伯贊:“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里遍烽煙。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無聲五十年。”兩首詩 歌反映了西漢對匈奴的不同政策,決定西漢“平城圍后幾和親”和對匈奴“漢武雄圖”的關鍵性因素是
A.西漢國力的強弱 B.匈奴是否南下威脅
C.雙方統治者的決策 D.民族融合的程度
37.兩漢與匈奴的戰爭,實質上是
A.民族之間的沖突 B.農牧兩種文明的碰撞
C.發展生產的需要 D.正義與非正義的較量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