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市廣播電視局宣布:2008年末三個月將在市區全面落實和推動市有線電視數字化會議精神,各居民小區電視信號將先后由模擬制轉換為數字制。
B.賈平凹的《秦腔》以細膩平實的語言,集中表現了改革開放年代鄉村的價值觀念、人際關系在傳統格局中的深刻變化,字里行間傾注了對故鄉的一腔深情。
C.“三鹿奶粉”事件說明,誠信教育已成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迫在眉睫,它不僅體現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質,而且關系到國家的整體形象。
D.以生漆為底層的彩繪陶質文物保護是一個世界難題,沒有任何的經驗和技術可以借鑒,秦俑如何將艷麗的彩繪保留下來成為當務之急。
第一個開門授徒發揚光大那非農非工非商非官的“士”的階級,是孔子。孔子名丘,他家原是宋國的貴族,貧蹇失勢,才流落到魯國去。他自己作了一個儒士;儒士是以教書和相禮為職業的,他卻只是一個“老教書匠”。他的教書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有教無類”。他大招學生,不問身家,只要繳相當的學費就收,收來的學生,一律教他們讀《詩》《書》等名貴的古籍,并教他們禮、樂等功課。這些從前是只有貴族才有能夠享受的,孔子是第一個將學術民眾化的人。他又帶著學生,周游列國,游說當世的君主;這也是從前沒有的。他一個人開了講學和游說的風氣,是“士”階級的老祖宗。他是舊文化、舊制度的辯護人,以這種姿態創始了所謂儒家。所謂舊文化、舊制度,主要的是西周的文化和制度,孔子相信是文王、周公創造的。繼續文王、周公的事業,便是他給他自己的使命。他自己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述的,所信所好的,都是周代的文化和制度。《詩》《書》《禮》《樂》等是周文化的代表,所以他拿來作學生的必修科目。這些原是共同的遺產,但后來各家大多講自己的新學說,不講這些,講這些的始終只有“述而不作”的儒家。因此《詩》《書》《禮》《樂》等便成為儒家的專有品了。
孔子是個博學多能的人,他的講學是多方面的。他講學的目的在于養成“人”,養成為國家服務的人,并不在于養成某一家的學者。他教學生讀各種書,學各種功課之外,更注重人格的修養。他說為人要有真性情,要有同情心,能夠推己及人,這所謂“直”、“仁”、“忠”、“恕”;一面還得合乎禮,就是遵守社會的規范,凡事只問該作不該作,不必問有用無用;只重義,不計利。這樣人才配去干政治,為國家服務。孔子的政治學說,是“正名主義”。他想著當時制度的崩壞,階級的紊亂,都是名不正的緣故。君沒有君道,臣沒有臣道,父沒有父道子沒有子道,實和名不能符合起來,天下自然亂了。救時之道,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定分,社會的秩序,封建的階級便會恢復的。他是給封建制度打了個理論的根據。這個正名主義,又是從《春秋》和古史官的種種書中歸納得來的。他所謂“述而不作”,其實是以述為作,就是理論化舊文化、舊制度,要將那些維持下去。他對于中國文化的貢獻,便在這里。
(選自《經典常談》)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由于競爭激烈,一些公司出現了優秀員工跳槽的現象,這對那些人力資源本不豐厚的公司來說,無異于釜底抽薪,必將影響到公司的發展。
B.一個人如果總是在約束下生活,就會少一分天真,少一分自由。我愿我的生活是揮灑自如的,如行云般隨意舒卷。
C.社會上有一些人禁不住毒品暴利的誘惑,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制造、販賣毒品的道路,他們最終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D.這種作文形式給學生以極大地展示個性的空間,但是有些學生沒有仔細研究題目和寫作要求,信馬由韁,任意為文,結果導致失誤。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⑴張教授把祖輩__下來的秘方獻給了當地的醫療部門,受到了人們的贊譽。
⑵望著那__的夜空,他又回想起那__的童年,因為每一顆星都閃爍著小時候媽媽講給 他的許多動人的故事。
⑶新上任的檢察長衣著__,其貌不揚,但臉上剛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訴人們些什么。
A流傳 悠遠 幽遠 儉樸 B留傳 幽遠 悠遠 簡樸
C留傳 悠遠 幽遠 儉樸 D流傳 幽遠 悠遠 簡樸
1.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迄今 鋒芒必露 卷帙浩繁 恣意妄為 B.閃爍 無恥讕言 義憤填膺 金壁輝煌
C.贍養 以儆效尤 言簡意賅 挑肥揀瘦 D.脈膊 革故鼎新 善罷甘休 緘口不言
(3)若將小球放回O處并剪斷繩子,且電場區域足夠大,問小球到距O點下方0.2m時,該小球的速度 ?
16.(20分)用一條絕緣細線懸掛一個帶電小球,小球質量,電荷量q=1.0×10-8C。現加一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小球平衡于O點時絕緣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如圖所示。(取,,cos37°=0.8)試求:
(1)判斷該球帶正電還是負電,在該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的大小;
15.(14分)在如圖所示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有a、b、c三點,ab=10cm,bc=15cm,其中ab沿電場方向,bc和電場方向成53°角。一個電荷量為q=4×10―7C的正電荷從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功為W=1.2×10―5J,已知sin53°=0.8.求:
(1)勻強電場的場強是多少?
(2)該正電荷從a點移到c點,電場力所做的功為多少?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