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神韻”二字是本文的文眼,請結合文章談談它體現在哪幾個方面?(6分)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安石,撫州臨川人,從小喜歡讀書,一旦過目則終生不忘,他寫文章動筆如飛,見者服其精妙。
B.王安石力主變法,先后在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等方面采取了變法措施。
C.韓琦的規諫上疏呈送到后,皇上有所感動醒悟,想聽取他的意見,把被貶到外地任官的呂誨調回。
D.王安石的變法遇到了重重阻力,從朝中許多大臣,到兩宮太后,都反對變法,于是王安石被罷免,變法失敗。
第Ⅱ卷(選擇題部分,共114分)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王安石力主變法和變法遇阻的一組是
A.經術正所以經世務
御史中丞呂誨論安石過失十事
B.變風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
司馬光答詔,有“士夫沸騰,黎民騷動”之語
C.今奸人欲敗先王之正道,以沮陛下之所為
饑民流離,帝憂形于色,對朝嗟嘆
D.水旱常數,堯、湯所不免,此不足招圣慮
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謂帝曰:“安石亂天下。”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帝為巽辭謝 巽:謙遜,恭順
B.朝士朋比之情 比:挨著
C.以沮陛下之所為 沮:阻止
D.安石乃視事 視事:就職治事
8.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龍、鳳圖案在中韓兩國歷史文化中同是象征尊貴的符號和圖騰。
B.韓文書寫形式與漢字完全相同,但又有結構組合科學、簡單易學的特點。
C.韓國民族文化中有豐富多彩的藝術元素,“長歌”“處容”“丹青”等都是其代表。
D.韓服、泡菜等日常生活物品也體現出了鮮明的韓國民族文化特色。
7.下列關于韓國國旗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國國旗以從中國古代易經學說中源生而出的八卦圖為基本圖案。
B.現今的韓國國旗沿用了朝鮮王朝后期制定的國旗樣式。
C.韓國國旗圖案上下對稱,體現了一種完美、和諧、平衡的追求。
D.韓國國旗中的紅藍兩色分別代表陽和陰,它們是兩種偉大宇宙力量的象征。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