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游標卡尺的讀數方法
主尺上讀數+標尺上對齊的格數×精確度
常見游標卡尺的相關數據如下:
游標尺 |
精度 (mm) |
測量結果(游標尺第n條刻度線與主尺上的某條刻度線對齊) |
||
格數 |
刻度 總長 |
每小格與1mm相差 |
||
10 |
9mm |
0.1mm |
0.1 |
主尺mm數+0.1n |
20 |
19mm |
0.05mm |
0.05 |
主尺mm數+0.05n |
50 |
49mm |
0.02mm |
0.02 |
主尺mm數+0.02n |
[應用2]如圖所示,被測小球的直徑是_____cm.
導示: 主尺上讀數為29mm,標尺上對齊的格數為8格,所以,讀數為29.8mm=2.98cm。
[應用3]有一些實驗中需要較準確地測量物體轉過的角度,為此人們在這樣的儀器上設計了一個可轉動的圓盤,在圓盤的邊緣標有刻度(稱為主尺),圓盤外側有一個固定不動的圓弧的游標尺,如圖所示(圖中畫出了圓盤的一部分和游標尺),圓盤上刻出對應的圓心角,游標尺上9°對應的圓心角等分為10個格,試根據圖中所示的情況讀出此時游標上的“0”刻度線與圓盤的“0”刻度線之間所夾的角度為
。
導示: 由圖可以讀出圓盤上刻度為15°,游標尺上第5格與圓盤上刻度對齊,故讀數為
15°+5×0.1°=15.5°
本題的測量原理與10分度游標卡尺的原理類似;因此,同學們要學會把學過的知識進行遷移。
知識點二 長度測量中的注意事項
2.游標卡尺的測量原理
通常用的游標卡尺,在游標尺上有10個小的等分刻度,其總長度為9 mm,它的每一分度與主尺的最小分度1 mm相差0. 1 mm。
當被測物的長度大于1 mm時,整的毫米數由主尺上讀出,十分之幾毫米從游標尺上讀出.這樣,我們讀出的十分之幾毫米是直接測出的精確值,而不是估讀值.因此,這種游標卡尺可以精確到0.1 mm。
有的游標卡尺,在游標尺上有20個小的等分刻度,其總長度為19 mm,它的每一分度與主尺的最小分度1 mm相差0. 05 mm,可推知,這種游標卡尺精確度為0. 05 mm,使用時,整的毫米數由主尺上讀出,再看游標尺的第幾條刻線與主尺某一刻線重合,則毫米以下的長度就是0.05的幾倍.
有的實驗室使用的游標卡尺,在游標尺上有50個小的等分刻度,其總長度為49mm,它的每一分度與主尺的最小分度1mm相差0. 02 mm。可推知,這種游標卡尺的精確度為0. 02 mm.使用時,整的毫米數由主尺上讀出,再看游標尺的第幾條刻線與主尺某一刻線重合,則毫米以下的長度就是0.02mm的幾倍.
1.游標卡尺的結構
游標卡尺的構造如下圖所示,它的左測量爪固定在主尺上并與主尺垂直.右測量爪與左測量爪平行,固定在游標尺上,可以隨同游標卡尺一起沿主尺滑動.
3.實臉步驟
(1)用刻度尺測量金屬管的長度,每次測量后讓金屬管繞軸轉過約45°,再測量下一次,共測量4次.把測量的數據填入表格中,求出平均值.
(2)用游標卡尺測量金屬管的內徑和外徑.測量時先在管的一端測量兩個互相垂直方向的內徑(或外徑),再在管的另一端測量兩個互相垂直方向的內徑(或外徑),把測量的數據填入表格中,分別求出內徑和外徑的平均值.
(3)用游標卡尺測量小量筒的深度,共測量三次,把測量的數據填入下表中,求出平均值.
知識點一有效數字的理解
①有效數字的位數是從左往右數,從第一個不為零的數字起,數到右邊最末一位估讀數字止。
②有效數字的位數與小數點的位置無關,可以采用科學記數法來表示,如0. 0735cm=7. 35×10-2 cm,有三位有效數字。
③以從左往右第一個不為零數字為標準,其左邊的“0”不是有效數字,其右邊的“0”是有效數字。如0.0123是3位有效數字,0.01230是4位有效數字。
④作為有效數字的“0",不可省略不寫,如不能將1.350 cm寫成1. 35 cm,因為它們的誤差不相同。
[應用1]以千米為單位記錄的某次測量結果為5. 4 km,若以米為單位記錄這一結果可寫為( )
A.5400 m B. 5. 4×103m
C.5. 4 × 10-3m D.5. 400× 103 m
導示: 由題意可知,測量結果5. 4 km有兩位有效數字,因此,如果以米為單位記錄則結果也應該是兩位有效數字,故選B。
知識點二 游標卡尺
2.實驗器材
刻度尺,游標卡尺,金屬管,小量筒
1.實驗目的:
練習正確使用刻度尺和游標卡尺測量長度.測量一段金屬管的長度、內徑和半徑;測量一個小量筒的深度.
1.有效數字:帶有一位不可靠數字的近似數字叫有效數字。(因為測量總有誤差,測得的數值只能是近似數字,如用毫米刻度尺量得某書本長184. 2 mm,最末一位數字“2"是估計出來的,是不可靠數字,但仍有意義,一定要寫出來).
3.絕對誤差和相對誤差
①絕對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差(取絕對值)。
②相對誤差:等于絕對誤差與真實值之比(通常用百分數表示)。
2.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
①系統誤差:是由于儀器本身不精確(如天平兩臂不嚴格相等或砝碼不準)、或實驗方法粗略(如用多用電表測電阻)、或實驗原理不完善而產生的.其特點是在多次重做同一實驗時,誤差總是同樣地偏大或偏小.減小系統誤差的方法是(針對誤差產
生的原因) 、或 ,或設計在原理上更為完善的實驗.
②偶然誤差:是由于各種偶然因素對實驗者、測量儀器、被測物理量的影響而產生的.其特點是多次重做同一實驗時,誤差總是有時偏大,有時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概率相同(機會均等).減小偶然誤差的方法是 。
1.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的 叫做誤差.
實驗中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只可以減小;實驗中要努力減小誤差.誤差不是錯誤,錯誤是失誤,是可以而且應當避免的.
根據誤差產生的來源(原因)不同,誤差可分成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兩種.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