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9上海卷)右圖中①和②表示發生在常染色體上的變異。①和②所表示的變異類型分別屬于
A. 重組和易位
B. 易位和易位
C. 易位和重組
D. 重組和重組
答案:A
解析:由染色體圖像可判斷①中兩條為同源染色體②中兩條為非同源染色體,①是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交換部分染色體片段屬于重組,②是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部分染色體屬于易位。
16.(09江蘇卷)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出現了甲、乙2種變異,甲圖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體片段。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①甲圖中發生了染色體結構變異,增加了生物變異的多樣性
②乙圖中出現的這種變異屬于染色體變異
③甲、乙兩圖中的變化只會出現在有絲分裂中
④甲、乙兩圖中的變異類型都可以用顯微鏡觀察檢驗
A.①③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染色體變異。甲圖中發生的是染色體變異,屬于染色體中某一片段位置顛倒,屬于結構的變異;乙圖中屬于在著絲點分裂時,兩條姐妹染色單體移向了同一級,使子細胞中染色體多了一條,也屬于染色體變異。染色體可以用顯微鏡中觀察到,因此選C。而C選項中乙圖只會出現在有絲分裂中,甲圖可是減數分裂也可是有絲分裂。
3.(09北京卷) 真核生物進行有性生殖時,通過減數分裂和隨機受精使后代
A. 增加發生基因突變的概率
B. 繼承雙親全部的遺傳性狀
C. 從雙親各獲得一半的DNA
D. 產生不同于雙親的基因組合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了遺傳變異的相關知識。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變異的主要來源是基因重組,即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由于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或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而發生基因重組,使后代產生不同于雙親的基因組合。
3.(09福建卷)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都可能產生可遺傳的變異,其中僅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的變異是
A.染色體不分離或不能移向兩極,導致染色體數目變異
B.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導致基因重組
C.染色體復制時受誘變因素影響,導致基因突變
D.非同源染色體某片段移接,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答案:B
解析: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都可以發生染色體不分離或不能移向兩極,從而導致染色體數目變異;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導致基因重組只能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間期都發生染色體復制,受誘變因素影響,可導致基因突變;非同源染色體某片段移接,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可發生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因此選B。
33.(09江蘇卷)(8分)在自然人群中,有一種單基因(用A、a表示)遺傳病的致病基因頻率為1/10 000,該遺傳病在中老年階段顯現。1個調查小組對某一家族的這種遺傳病所作的調查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遺傳病不可能的遺傳方式是 。
(2)該種遺傳病最可能是
遺傳病。如果這種推理成立,推測Ⅳ一5的女兒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用分數表示)
。
(3)若Ⅳ一3表現正常,那么該遺傳病最可能是 ,則Ⅳ-5的女兒的基因型為 。
答案:
(1)Y染色體遺傳和x染色體隱性遺傳
(2)X染色體顯性 1/40
000 、 10 002/40
000
、 29 997/40
000
(3)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AA、Aa、aa
解析:本題考查遺傳疾病的推導和概率計算的相關知識。
(1)用代入排除法,分別用各種情況代入遺傳系譜圖逐一排除,遺傳系譜圖中沒有只傳男性所以不是伴Y染色體遺傳病,Ⅱ-4有病,其子正常,所以不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2)該遺傳病在后代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所以最有可能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若成立則Ⅳ-5的基因型為1/2、1/2
,她可能與正常的男性XaY(概率9999/10000)和患病男性XAY(1/10000)結婚,然后組合四種情況分別計算,則
為1/10000x1/4=1/40 000,
為1/4x9999/10000+1/2x1/10000= 10 002/40 000,
為29 997/40
000。
(3)若Ⅳ-3表現正常,但是Ⅳ-4有病,那么該遺傳病不可能是X染色體顯性,所以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Ⅳ-5的基因型為Aa,他的丈夫可能是AA、Aa。其女兒可能為AA、Aa、aa。
生物的變異
27.(09山東卷)(18分)人類遺傳病發病率逐年增高,相關遺傳學研究備受關注。根據以下信息回答問題:
(1)上圖為兩種遺傳病系譜圖,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無致病基因。甲病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_____,乙病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_____。Ⅱ-2的 基因型為____________,Ⅲ-1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如果Ⅲ-2與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為____________。
(2)人類的F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復序列。科學家對CGG重復次數、F基因表達和某遺傳病癥狀表現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調查研究,統計結果如下:
CGG重復次數(n) |
n<50 |
n≈150 |
n≈260 |
n≈500 |
F基因的mRNA(分子數/細胞) |
50 |
50 |
50 |
50 |
F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分子數/細胞) |
1000 |
400 |
120 |
0 |
癥狀表現 |
無癥狀 |
輕度 |
中度 |
重度 |
此項研究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測:CGG重復次數可能影響mRNA與____________的結合。
(3)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類遺傳病的模式動物。請填充觀察小鼠細胞減少分裂的實驗步驟:
供選材料及試劑:小鼠的腎臟、睪丸、肝臟,蘇丹Ⅲ染液、醋酸洋紅染液、詹納斯綠B(健那綠)染液,解離固定液。
取材:用____________作實驗材料
制片:①取少量組織低滲處理后,放在____________溶液中,一定時間后輕輕漂洗。
②將漂洗后的組織放在載玻片上,滴加適量____________。
③一定時間后加蓋玻片,____________。
觀察:①用顯微鏡觀察時,發現幾種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細胞。若它們正常分裂,產生的子細胞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右圖是觀察到的同源染色體進入(A1 和A2)的配對情況若A1正常,A2發生的改變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常染色體上的顯性遺傳病 伴X隱性遺傳病 AaXbY aaXBXb 7/32
(2)CGG重復次數不影響F基因的轉錄,但影響翻譯(蛋白質的合成),并與該遺傳病是否發病及癥狀表現(發病程度)有關 核糖體
(3)(小鼠)睪丸 解離固定液 醋酸洋紅染液 壓片 次級精母細胞,精細胞,精原細胞 缺失
解析:
本題考察了以下的知識點:
(1)通過遺傳系譜圖考察了遺傳病方式的判斷和患病概率的計算
(2)圖表形式呈現一定的信息,要求學生據表格數據得出結論并作出相關推測
(3)減數分裂觀察實驗
(1)題考查遺傳病方式的判斷和患病概率的計算。
由圖示難以推斷甲病是顯性還是隱性遺傳病(不滿足有中生無和無中生有的任何一個規律)。這樣我們可以直接來看Ⅱ-2病而I-1未病(男病女未病),排除是伴X顯性遺傳病,Ⅱ-3病而Ⅲ-5未病(女病男未病),排除是伴X隱性遺傳病,同時顯然也不可能是伴Y遺傳病,那么只能是常染色體上的遺傳病。如果是常染色體的隱性遺傳病,則Ⅱ-4為攜帶者,有致病基因,所以甲病是位于常染色體上的顯性遺傳病。乙病由I-1、I-2無乙病生出Ⅱ-2患乙病的(無中生有),判斷乙病屬于隱性遺傳病,同樣如果是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則Ⅱ-4為攜帶者,有致病基因,所以判斷乙病是伴X隱性遺傳病。進一步較易推斷出Ⅱ-2的基因型是AaXbY,Ⅲ-1的基因型是aaXBXb,Ⅲ-2的基因型AaXBY, Ⅲ-3的基因型是1/2AaXBXb或1/2AaXBXB,這樣分以下兩種情況:①Ⅲ-2(AaXBY)與Ⅲ-3(1/2AaXBXb)生出正常的孩子的不完整的基因型為aaXB_,概率是1/2×1/4×3/4=3/32②Ⅲ-2(AaXBY)與Ⅲ-3(1/2AaXBXB)生出正常的孩子的不完整的基因型為aaXB_,概率是1/2×1/4×1=1/8,所以二者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32+1/8=7/32。
(2)圖表形式呈現一定的信息,要求學生據表格數據得出結論并作出相關推測
由圖標中的數據發現CGG重復次數不影響F基因的mRNA數,即不影響F基因的轉錄,但影響F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數,即影響翻譯的過程,從而推測很可能是由于CGG重復mRNA與核糖體的結合進而影響了蛋白質的合成。
(3)本題考察了減數分裂觀察實驗,比較貼近課本。
首先學生要對課本上關于有絲分裂實驗中的系列步驟要熟知,取材--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觀察。然后將知識遷移到減數分裂實驗觀察中
34.(10分)
答案:
(1)染色體異常 環境因素 孟德爾
(2)親子關系 世代數 顯性和隱性,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
(3)世代數 后代個體數 多個具有該遺傳病家系的系譜圖
解析:
(1)人類遺傳病是指由于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人類疾病,主要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不僅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還環境因素有關,所以一般不表現的出典型的孟德爾分離比例。
(2)從一般的系譜圖中可以看出,系譜圖通常包括性別、性狀表現、親子關系、世代數、以及每一個體在世代中的位置等信息。如果不考慮細胞質中和Y染色體上的基因,單基因遺傳病可分成4類,原因是致病基因有顯性和隱性之分,還有位于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之分。
(3)因為系譜法是在表現型的水平上進行分析,并且這些系譜圖中記錄的家系中世代數少和個體數少,所以為了要確定一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往往要得到多個具有該遺傳病家系的系譜圖并進行合并分析,這們才能得到確切的結論。
34.(09全國卷Ⅱ) (10分)
(1)人類遺傳一般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多基因遺傳和 ① 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的發病除除受遺傳因素影響外,還與 ② 有關,所以一般不表現典型的 ③ 分離比例。
(2)系譜法是進行人類單基因遺傳病分析的傳統方法。通常系譜圖中必須給出的信息包括:性別、性狀表現、 ④ 、 ⑤ 以及每一個體在世代中的位置。如果不考慮細胞質中和Y染色體上的基因,單基因遺傳病可分成4類,原因是致病基因有 ⑥ 之分,還有位于 ⑦ 上之分。
(3)在系譜圖記錄無誤的情況下,應用系譜法對某些系譜圖進行分析時,有時得不到確切結論,因為系譜法是在表現型的水平上進行分析,而且這些系譜圖記錄的家系中
⑧ 少和 ⑨ 少。因此,為了確定一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往往需要得到 ⑩ ,并進行合并分析。
18.(09江蘇卷)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①一個家族僅一代人中出現過的疾病不是遺傳病
②一個家族幾代人中都出現過的疾病是遺傳病
③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會患遺傳病
④不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不會患遺傳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遺傳病的特點。所謂遺傳病,是指生殖細胞或受精卵的遺傳物質(染色體和基因)發生突變(或畸變)所引起的疾病,是由遺傳物質發生異常改變而引起的疫病,通常具有垂直傳遞的特征。若是一種隱性遺傳病,則①中一個家族中僅一代人中出現過的疾病也有可能是遺傳病,③中攜帶遺傳病基因的個體可能不患此病。而②中一個家族幾代中都出現的疾病不一定是由于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因此不一定是遺傳病,如由環境引起的。遺傳病也可能是由于染色體增添或缺失所引起,如21三體綜合癥,21號染色體上多了一條,而不攜帶致病基因而患遺傳病。
20.(09廣東卷)某人群中某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的發病率為19%,一對夫婦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們所生的子女患該病的概率是
A.10/19 B.9/19 C.1/19 D.1/2
答案:A
解析: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丈夫正常,為隱性純合子,假設基因型為aa,妻子患病,基因型為AA 或Aa,發病率為19%,可知正常概率為81%,a基因頻率為9/10,可推出妻子為AA的概率為1%/19%=1/19,Aa的概率為2×9/10×1/10/19%=18%/19%=18/19。與正常男性婚配,子女患病的幾率為1/19+18/19×1/2=10/19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