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一株自然條件下生長的成年果樹,總葉面積(葉面積指數)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強度的變化關系如圖曲線所示。若使P點(P為兩曲線交點)右移可達到增產目的,據下圖,使P點右移的最簡便、有效的方法是
A.合理施肥,增加葉的光合面積 B.降低溫度,減少呼吸消耗
C.增加光照強度,提高光能利用率 D.修剪枝葉,降低葉面積指數
47.動物呼吸作用釋放的CO2中的氧元素
A.全部來自H2O B.部分來自O2
C.全部來自C6H12O6 D.部分來自C6H12O6
46.右圖是胡蘿卜在不同的含氧情況下從硝酸鉀溶液中吸收K+ 和NO3-
的曲線。影響A、B兩點和B、C兩點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別是
A.能量、載體數量 B.能量、離子濃度
C.載體數量、能量 D.載體數量、離子濃度
45、某同學欲測定植物葉片葉綠體光合作用速率作如圖所示實驗。在葉柄基部作環剝處理(僅限制葉片有機物的輸入和輸出),于不同時間分別在同一葉片上陸續取下面積為1cm2的葉圓片烘干后稱其重量,測得葉片的葉綠體光合作用速率=(3y-2z-x)/6
g·cm-2·h-1(不考慮取葉圓片后對葉生理活動的影響和溫度微小變化對葉生理活動的影響)。則M處的實驗條件是
A.下午4時后在陽光下照射1小時 B.下午4時后將整個實驗裝置遮光6小時
C.下午4時后將整個實驗裝置遮光3小時 D.晚上8時后在無光下放置3小時
44、某研究人員對玉米組織、小白鼠組織、噬菌體、乳酸菌、酵母菌等樣品進行化學成分
分析。以下分析結果正確的是
A.含有水、DNA、RNA、糖原、蛋白質等成分的樣品是小白鼠組織和玉米
B.只含有蛋白質和DNA成分的樣品是噬菌體,
C.含有水、DNA、RNA、蛋白質、纖維素等成分的樣品是玉米組織和乳酸菌
D.既有DNA又細胞壁的是玉米組織、小白鼠組織、酵母菌
43、把青蛙和小白鼠從25℃的溫室中移至5℃的環境中,這兩種生物的耗氧量的變化是
A.兩種動物的需氧量都減少 B.兩種動物的需氧量都增加
C.青蛙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的耗氧量減少 D.青蛙的耗氧量減少,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
42、牙齒表面的垢膜含有大量的細菌,下圖的曲線圖表示某兒童的牙齒垢面pH值在一段時間內的變化,當pH低于臨界pH值時,便可能引起蛀牙,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A.引起pH下降是因為唾液分泌增多
B.引起pH下降是因為胃酸增多
C.該類細菌能產生鹽酸
D.糖類物質的增加,有利于細菌進行乳酸發酵
41、在實驗室條件下培養藻類,在培養液中加入足量的離子和足量的氮和磷,實驗過程中,光照適宜,每天測定四項數據:藻類數量的變化、裝置內有機物總量的變化、細菌的數量變化、溶氧量的變化。根據實測數據繪制出相關的四條曲線,如下圖所示。據此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圖A顯示從第7天起藻類種群的出生率與死亡率相等
B.圖B走勢的主要原因是隨藻類的大量生長、繁殖、死亡
C.圖C顯示培養液中有機物的含量不斷增加是由于藻類光合作用引起的
D.圖D中溶氧量迅速減少主要是由于藻類的大量死亡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40、把離體葉綠體加入到含ADP、磷酸、NADP+等物質的溶液中,用右圖所示的條件進行光合作用,實驗后繪成曲線,該曲線表示
A.有機物合成量 B.O2釋放量
C.ATP、NADPH的數量 D.CO2吸收量
39、過量攝入糖類會導致體內脂肪積累,其部分原理如下圖所示。其中過程X、物質Y和物質Z分別是
A.糖酵解(呼吸第一階段)、丙酮酸、脂肪酸
B.有氧呼吸、乳酸、脂肪酸 C.糖酵解(呼吸第一階段)、乳酸、膽固醇
D.有氧呼吸、丙酮酸、膽固醇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