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甲地氣候的 (大陸性或海洋性)特征顯著,其主要成因是 。(3分)
(2)圖中500米以上的區域所表示的地形區是 ,該地區最重要的礦產資源是 。(2分)
(3)乙地的主要農業帶是 ,其生產的條件是 。(3分)
(4)丙、丁兩城是該國重要的鋼鐵工業中心,兩城市鋼鐵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是
(2分)
瑞安中學2008學年第二學期高二年級期中考試
44.讀澳大利亞(圖甲)和南美洲的氣候分布圖(圖乙),完成下列各題(12分)。
(1)比較兩圖中A、a所示的熱帶沙漠氣候的分布特點及主要成因,填下表(6分)。
熱帶沙漠氣候 |
A |
a |
分布 特點 |
相同點 |
|
不同點 |
|
|
主要 原因 |
相同點 |
|
不同點 |
|
|
(2)圖中字母,氣候類型相同的是 填字母至少兩組以上(2分)。
(3)簡要比較澳大利亞與阿根廷在農業方面的主要異同點(4分)。
|
澳大利亞 |
阿根廷 |
|
相同點 |
|
||
不同點 |
|
|
|
43. 讀我國四城市一月與七月氣溫、年降水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一月我國氣溫分布特點是 ,主要原因是除緯度外還有 的影響。
一月氣溫與同緯度的其他地區氣溫偏 (高、低)。
(2)七月我國氣溫的分布特點是 。夏季我國氣溫的特點有利于水稻、玉米、高粱、棉花等喜溫作物種植的界線偏 (北、南);同時有利于大陸形成熱 (高氣壓、低壓),吸引太平洋,印度洋氣流的匯合,帶來充沛的降水。
(3)我國北方氣溫的年較差 ,南方氣溫的年較差 。
(4)我國降水量的地區分布規律是 ,降水的季節分配特點是 。
34、材料一、列寧在談到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時指出:“臭名昭彰的‘解放’,實際上是對農民進行殘酷的掠奪,是對農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連串的侮辱!
--據《列寧全集》
材料二、一個俄國官員在“二一九法令”頒布后,評價農民的變化時說:“人民挺起腰桿來了,樣子變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勢,言論談吐,一切都變了!
(1)、分別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觀點,并結合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內容作簡要說明(6分)
(2)、上述兩則材料的觀點有什么局限?你認為應如何評價歷史上的改革?(4分)
瑞安中學2008學年第二學期高二年級期中考試
33、讀圖回答:(10分)
圖一 教皇出行圖 圖二 路德焚毀教皇令 圖三 燒死“異端”
請回答:
(1)三幅圖片反映的歷史現象之間有何內在聯系?(4分)
(2)“16世紀對教會的反叛”,在歐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國的宗教改革為典型。三國宗教改革的發動者分別是誰?(3分)
(3)結合所學知識,聯系圖二,分析宗教改革運動有何影響?(3分)
32、一位歷史學家曾發出這樣的感嘆:中國古代的改革,是人類智慧所做的最驚心動魄的魔術,它能使一個侏儒變成一個巨人,把一個沒落的民族變成一個蓬勃奮發的民族,把一個弱小的國家變成一個強大的國家。
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孝文帝是如何“把一個沒落的民族變成一個蓬勃奮發的民族”的?請結合孝文帝前期改革中的內容作簡要分析。(10分)
30、孟子主張“民貴君輕”、 董仲舒主張“君權神授”,黃宗羲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
A.三種主張都與當時社會狀況密切相關 B.孟子、黃宗羲都否定了君主專制制度
C.三種主張都遭到當時統治集團的輕視 D.三種主張都反映社會轉型時期的劇變
29、明清之際的某位思想家在其著作中談到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并且說:“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后人傳習和引用時概括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據此判斷這位思想家及其著作是( )
A.李贄《焚書》、 B.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
C.顧炎武《日知錄》 D.王夫之 《宋論》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