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關于下列細胞器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線粒體 ②葉綠體 ③高爾基體 ④核糖體 ⑤內質網 ⑥中心體
(1)上述所有細胞器都含有蛋白質 (2)能復制的細胞器只有①② (3)不含磷脂的細胞器只有④⑥
(4)含有核酸的細胞器只有①② (5)除②⑥之外,其他細胞器在植物根尖分生區細胞中均存在
(6)藍藻細胞含有的細胞器只有④
A、(1)(3)(4)(5) B、(1)(3)(5)(6) C、(2)(3)(4)(6) D、(2)(3)(4)(5)
26、以下關于核酸的敘述中,錯誤的有
①甲流病毒由于無細胞核,所以不含核酸 ②乳酸菌內核酸、核苷酸、堿基的種類分別為2,8,5
③核酸徹底水解的產物有核苷酸、含堿基、五碳糖、磷酸
④核酸有遺傳、變異、催化、調節、供能等作用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25、生物在合成下列各種物質中,均需要提供氮元素的是
①脂肪 ②核酸 ③核糖 ④ATP ⑤蛋白質 ⑥脂肪酶
A、②③⑤⑥ B、③④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⑤
24、右圖是用蘚類小葉做的質壁分離實驗觀察到的一個顯微鏡視野,下列相關判斷中,錯誤的是
A、該細胞出現的現象表明原生質層伸縮性大于細胞壁
B、如果將該細胞放在80℃條件下一段時間,再放入清水中則不會發生質壁分離復原現象
C、蘚類小葉可以用來觀察葉綠體
D、在顯微鏡下清晰地觀察到細胞結構后,為更準確地判斷A處的顏色,需要更換大光圈進行觀察
23、對實驗材料的選擇或實驗結果的敘述最合適的是
A.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其顏色從下到上依次是:黃綠色、藍綠色、黃色、橙黃色
B.根的分生區可用來觀察質壁分離與復原
C.馬鈴薯塊莖中含有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進行可溶性還原糖的鑒定
D.用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觀察有絲分裂
22、將某綠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實驗裝置中,研究溫度對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其他實驗條件都是理想的),實驗以CO2的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溫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釋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下列對該表數據分析正確的是
A.晝夜不停地光照,在35℃時該植物不能生長
B.晝夜不停地光照,在20℃時該植物生長得最快
C.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在20℃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最多[來
D.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在30℃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是10℃時的2倍
21、下列哪種生物的代謝類型在進化上有可能發生在原始的光合作用的生物之前
A、紅色硫細菌 B、硝化細菌 C、酵母菌 D、藍藻
20、嚴重缺鐵的病人可能會出現
A丙酮酸中毒 B.乳酸中毒 C.尿素中毒 D.CO2中毒
19、在缺氧條件下,某高等植物葉肉細胞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用于本細胞的光合作用.至少要通過幾層生物膜
A.2 B.4 C.6 D. 8
18、在細胞中儲存遺傳信息的物質是
A、核酸 B、脫氧核糖核苷酸 C.脫氧核糖核酸 D核糖核酸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