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語法和詞匯知識(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 分20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1.He wants an assistant with _________knowledge of English and _________experience of office routine.
A.the; the B.a ; the C.a; an D.the; an
39.(60分)
材料一 讀我國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以下問題。
(1)在圖幅內中勾繪出R河流流域的匯水范圍(流域面積)。(4分)
(2)結合圖中有關信息,分析①、② 農業利用類型存在的可能差異,并分析這種利用差異的原因。(10分)
(3)簡要說明圖中區域農業綜合開發的主要措施。(6分)
材料二 據《清史稿·食貨志》、王戎笙《清代前期歷史的幾個問題》、白壽彝版《中國通史》編制
年份 |
明萬歷六年(1579) |
清順治十八年(1661) |
康熙五十年(1711) |
乾隆二十七年 (1762) |
乾隆五十九年 (1794) |
全國 人口 |
約7590萬 |
約1920萬 |
約10000萬 |
約20000萬 |
約31000萬 |
材料三 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帝說 “本朝自統一區宇以來,于今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安享太平,生育日益繁庶。戶口雖增,而土田并無所增。分一人之產,供數家之用,共謀生焉能給足?”康熙五十三年(1714),有大臣建議墾荒,康熙帝說 “條奏官每以懇田積谷為言,伊等俱不識時務。今人民蕃庶,食眾田寡,山地盡行耕種,此外更有何應墾之田,為積谷之計耶?”
--摘自《清圣祖實錄》卷240、卷259
材料四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隸永定河邊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則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漲,水無所容,甚至漫溢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黃河“河灘地畝,盡皆耕種麥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圍打壩,填塞日多”。這時,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現類似情況。
--摘自《清高宗實錄》卷910、卷1147
回答
(4)依據材料二概括清朝初期和康乾時期人口數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形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是什么?(10分)
(5)材料三康熙帝的言論反映了什么問題?(2分)
(6)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現象?結合材料二回答,這一現象的出現原因和造成的危害分別是什么?(6分)
(7)從上述現象中,你得到了什么認識?(2分)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京舉行。
材料五 會議指出全黨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
材料六 會議還指出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關于黨的建設總體部署……著眼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著眼于增強全黨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著眼于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8)結合材料六,運用政治常識知識,談談應該怎樣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12分)
(9)運用唯物辯證法知識理解全黨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8分)
38.材料一 2008年9月以來,多名官員先后因在重大安全事故中負有領導責任而去職。中國政壇問責之風驟緊。
材料二 辭職、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等字眼頻繁出現在媒體上,彰顯了政治文明與進步。
根據材料回答問題
(1)結合經濟常識回答應該如何預防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12分)
(2)行政問責制度作為一種責任追究制度,其政治學依據是什么 ?(12分)
(3)從價值觀角度分析,行政問責制度的正確性?(8分)
36.下圖是我國某地區七月平均氣溫分布圖,讀圖回答
(1)分析圖中A、B 區域的氣溫值范圍。(4分)
(2)分析圖中 C框區域內的等溫線分布特點,并分析這種分布的原因。(8分)
(3)分析圖中 C區域易發生的主要地質災害,并分析原因。(12分)
(4)圖示中的D區域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有利條件。(12分)
1989年,中共中央制訂了《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即“14號文件”。1993年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寫入憲法。據此回答33-35題
33.國家這樣做的政治意義是 ( )
①標志著我國多黨合作制度完成了憲法化進程
②提升了多黨合作制度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③為在實踐中更好地堅持和完善這一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據
④這一制度寫入憲法是歷史產物,也是時代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4.中共中央制訂了《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表明 ( )
A.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實行政治領導 B.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實行組織領導
C.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實行思想領導 D.中國共產黨依法行政、民主執政、科學執政
35.各民主黨派對中國共產黨的監督是以“不以拉下臺為目的的監督”,是最有效的監督。之所以是最有效的監督是因為 ( )
①是為了執政黨把工作搞好 ②是在中國共產黨監督下的監督
③這樣的監督執政黨容易接受 ④這種監督有利于執政黨地位的穩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60分)
32.按照民主行政的要求,加快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建設廉潔高效務實政府,應該( )
①依法界定政府的管理職能 ②深化行政審批制度
③加強社會管理和共服務 ④建立社會聽證和公示制度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中國不斷推進民主政治建設,民主制度不斷健全,民主形式不斷豐富,呈現勃勃的生命力。據此回答30-31題
30.近年來,我國一些省市陸續向社會開放政府紅頭文件的查閱。這一舉措,深受群眾歡迎,被人們稱為陽光工程。開放紅頭文件的查閱 ( )
①有利于維護人民群眾的知情權 ②有利于轉變政府職能
③有利于增強政府的服務意識 ④有利于增強政府的群眾意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1.公開、透明是當前我國媒體的重要關鍵詞,從審計風暴到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建立,從政務公開到黨務公開,中國社會在滿足公眾的知情權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這表明
( )
①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在不斷發展完善 ②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
③民主發展程度受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 ④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五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議繼續審議企業國有資產法草案、消防法修訂草案、食品安全法草案等。回答28-29題
28.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五次會議審議系列法律草案。這是全國人大常委行使 ( )
A.立法權 B.監督權 C.決定權 D.任免權
29.全國人大與全國人大常委的關系是 ( )
①共同組成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②全國人大常委是全國人大的常設機構
③兩者共同組成我國國家權力機關體系 ④兩者共同行使國家立法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干部選得準不準,先讓群眾審一審。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已經成為如今干部任用中的常態。干部任免之前,將擬任干部的有關情況,通過新聞媒體或發文件、召開會議、張榜公布等形式向社會公布,接受各方面對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監督。據此回答26-27題
26.實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其優越性在于 ( )
①有利于群眾對擬任干部的監督
②讓公民更好行使對干部的任免權
③增強組織人事部門決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
④能激發基層群眾參政議政的熱情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27.目前有些地方在干部考察中將公示制度改成預告制度,這一舉措 ( )
A.保證人民群眾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B.進一步擴大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C.有利于公民更好地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D.有利于公民充分享有政治自由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