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紀末的中國面臨瓜分豆剖的危機,應當如何自救?當時的中國有識之士對這一艱深的時代課題作出的最符合時代潮流的回答是 ( )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C.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7.第一次工業革命給人類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帶來了新的變化,其表現有 ( )
A.汽車在馬路上奔馳 B.人們可以坐火車外出旅游
C.電燈照亮了千家萬戶 D.人們利用網絡進行交流、
16.下列不是達爾文進化論觀點的一項是 ( )
A.一切生物都經歷了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
B.生物界現存的物種沒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C.生物不是不變的,會發生變異
D.生存競爭和自然選擇是生物界的普遍規律
15.2005年被聯臺國確立為國際物理年,100年前,對牛頓力學理論進行創新,并引發物理學思想一場革命的利技成就是 ( )
A.“X射線”的發現 B.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
C.相對論的提出 D.量子假說的提出
14.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圖標設計體現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下圖為其中的一組圖標,你以為它的設計構思取材于中國書法藝術中的哪一種字體 ( )
A.行書 B.隸書 C.篆書 D.草書
13.中國吉代書法在發展進程中形成一些時代特點,如“宋人尚意”,即通過字體書寫,表現自己追求的意境。下圖為蘇軾的《黃州寒食詩帖》,很能體現“尚意”的特征,這幅作品字體的特點是 ( )
A.字形方整,筆畫平直穩重 B.字形扁方,筆畫平穩舒展
C.字形嚴謹,筆畫密集繁復 D.字形多變,筆畫簡約流暢
12.從漢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主流文學表達形式的變化看,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趨勢是 ( )
A.逐漸平民化 B.逐漸貴族化 C.逐漸神秘化 D.逐漸宗教化
11.“世上瘡疾,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郭沫若稱頌哪位詩人而寫的一副對聯? ( )
A.屈原 B.卒棄疾 C.杜甫 D.李白
10.在西方,火藥、指南針和印刷術對于推翻封建統治、開拓世界市場、推動科學革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它們在明清時期的中國卻未能推進社會變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當時的中國 ( )
A.固守農耕自然經濟生產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國侵擾
C.國家分裂,國力衰弱 D.經濟停滯倒退
9.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時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 )
①印刷發行你的個人自傳
②將自己的得意之作書寫在“蔡侯紙”上
③火藥開始用于軍事,作戰能力大大提高
④出門遠行時,你可能帶著“司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全部無法享受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