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AlCl3 NaAlO2 3.Cl2+H2S=S↓+2H++2Cl-
(3)解題突破口是“特征反應轉化關系”
掌握一些特征反應轉化關系:
(a)A為NH3、H2S、S、CH4、C、Na,D為O2;A為Cl2,D為Fe;A為Al3+,D為OH-;A為AlO2-,D為H+;A為C,D為H2O
(b)注意幾個典型轉化關系
(c)(1)化合物+化合物→單質+化合物。這類反應主要有:
(3)化合物A+單質B→化合物C+單質D。這類反應主要有:
(4)固體A+H2O→B+氣體C。這類反應主要有:
(5)化合物
例題6 下列關系圖中,A是一種正鹽,D的分子式比C的大16,E是酸,當X是強酸或強堿時都有如下反應關系:
當X是強酸時,A、B、C、D、E均含同一元素;當X是強堿時,A、B、C、D、E均含另一元素;卮鹣铝袉栴}(用化學式)
3.寫出C單質與H水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命題意圖]考查鹽類的雙水解,兩性氫氧化物,鹵離子的檢驗,焰色反應等知識以及綜合應用能力、分析判斷與邏輯推理能力,同時考查學生的化學用語等。
[解題思路]從題干看,基本得不出什么直接的結論。但框圖中有幾個“特征的反應現象”作“題眼”:a 臭雞蛋氣味氣體;b 白色膠狀沉淀溶于NaOH溶液;c 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產生白色沉淀;d 焰色反應:紫色;可分別得出氣體是H2S、白色膠狀沉淀是Al(OH)3、無色溶液I是KCl,從而迅速得出其他結論。
[正確答案]
2.寫出下列有關物質化學式:E ___________, J _____________。
1.寫出B、D形成化合物電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3.無機推斷題的解題技巧--找“題眼”或“突破口”
無機推斷題“題眼”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解題突破口是“物質的特有顏色”
常見的有顏色的物質
淡黃色固體 |
S、Na2O2、AgBr、Ag3PO4、 AgI、FeS2 |
淺綠色溶液 |
Fe2+ |
紅色固體 |
Cu、Cu2O |
藍色溶液 |
Cu2+ |
黑色塊狀固體 |
FeS |
紫紅色溶液 |
MnO4- |
紫黑色固體 |
KMnO4、I2 |
棕黃色溶液 |
Fe3+ |
紅棕色粉末 |
Fe2O3、紅磷 |
血紅色溶液 |
[Fe(SCN)]2+ |
黑色粉末,晶體 |
MnO2、Fe3O4、CuS、C、CuO |
橙紅色溶液 |
Br2(水) |
紅褐色沉淀 |
Fe(OH)3 |
藍色晶體 |
CuSO4·5H2O |
白色沉淀 |
BaSO4、BaCO3、CaCO3、AgCl |
紅棕色氣體 |
Br2、NO2 |
藍色沉淀 |
Cu(OH)2 |
黃綠色氣體 |
Cl2 |
例題3(1999年全國高考試題)提示:某些金屬氧化物跟熔融燒堿反應可生成鹽,根據圖2化學反應方框圖填空:
![]() |
圖2 |
(1)單質F是________;
(2)寫出由E生成G的離子方程式(或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
(3)溶液I中所含金屬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
(4)由 若改用濃酸,則不能選用的濃酸是(寫分子式)__。
[命題意圖]考查鋁、鐵及其化合物、硝酸知識以及綜合應用能力,同時考查分析判斷與邏輯推理能力。
[解題思路]從題設最初條件看,其意義并不明確,但從轉化關系方框圖中找到“題眼”“紅褐色沉淀G”可知,其含義明確,故從此入手運用逆推。由紅褐色沉淀G逆推可知溶液E中含Fe2+,再由E逆推知單質C為Fe,單質F為H2;又由單質F(H2)逆推知單質B可為金屬Al或者為非金屬單質Si,另由溶液I加NH3·H2O轉化為沉淀J,J溶于強堿溶液,可確定單質B為Al,化合物A為鐵的氧化物。
[正確答案]
(1)H2
(2)4Fe2++8NH3·H2O+O2+2H2O=4Fe(OH)3↓+8NH4+ [或Fe2++2NH3·H2O=Fe(OH)2↓+2NH4+;4Fe(OH)2+O2+2H2O=4Fe(OH)3]
(3)Al3+和Na+ (4)H2SO4(或HNO3)
例題4 根據下圖所示的關系
(1)確定A、B、C、D、E、F的化學式,A為 __________,B為 ___,C為_______,D為_______,E為______,F為 _______。
(2)寫有關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題意圖]考查鐵及其化合物、硫酸的知識以及綜合應用能力,同時考查分析判斷與邏輯推理能力。
[解題思路]從最初條件看,框圖很模糊,直接得不出結論,但找到“題眼”“紅褐色固體F”“ 黑色晶體B”就可迅速得出紅褐色固體F是Fe(OH)3 從而得出A為Fe,B為Fe3O4,C為FeSO4,D為Fe2(SO4)3,E為Fe(OH)2。
(2)解題突破口是“特征反應現象”
常見的特征反應現象及對應物質
(a)焰色反應顯黃色的元素是Na,顯紫色(透過鈷玻璃)的元素是K
(b)有臭雞蛋氣味或能使濕潤的Pb(Ac)2試紙變黑的氣體是H2S
(c)在空氣中由無色迅速變為紅棕色的氣體是NO
(d)使品紅溶液褪色的往往是SO2 (Cl2使品紅溶液褪色后不恢復)
(e)能使淀粉變藍的是I2
(f)與堿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且放置空氣中變灰綠色最終變紅褐色的離子是Fe2+
(g)滴入SCN- 溶液顯血紅色以及遇苯酚顯紫色的離子是Fe3+
(h)既能跟酸反應又能跟堿反應且生成氣體的物質一般是Al,NH4HCO3 ,(NH4)2CO3 ,NH4HSO3,(NH4)2SO3,(NH4)2S,NH4HS
(i)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是NH3
(j)與堿反應產生氣體的物質是Al、Si、銨鹽,產生氣體一般是H2、NH3
(k)與水反應產生氣體的物質一般是Na 、F2 、Na2O2
(l)既能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的物質是Al 、Al2O3、Al(OH)3、弱酸弱堿鹽、弱酸的酸式鹽
(m)既產生沉淀又產生氣體的物質一般是CaC2、Al2S3、Mg3N2 與H2O; S2O32-與H+;CO32-、HCO3-、 SO32-、 HSO3-、 S2-、HS- 與Al3+;CO32-、HCO3-與Fe3+
例題5 A、B、C、D四種元素原子核電荷數依次增大(均小于20),其單質及相應的化合物能發生如下反應關系:
2.無機推斷題的一般解題思路
無機推斷題的一般解題思路是:迅速瀏覽、整體掃描、產生印象、尋找突破口、注意聯系、大膽假設、全面分析(正推或逆推),驗證確認。解題的關鍵是仔細審題,依物質的特性或轉移特征來確定“突破口”,順藤摸瓜,進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斷。
一般而言,推斷題的思維方法可分三種:一是順向思維,從已有條件一步步推出未知信息;第二種是逆向思維,從問題往條件上推,作假設;第三種則是從自己找到的突破口進行發散推導。解推斷題時,考生還可同時找到幾個突破口,從幾條解題線索著手,配合推斷,甚至可以大膽的猜想,再驗證。
例題2。(2005年全國高考理綜試題•黑龍江、吉林等省卷)A、B、C、D、E代表單質或化合物,它們之間的相互轉換關系如下圖所示。A為地殼中含量僅次于氧的非金屬元素的單質,其晶體結構與金剛石相似。
請填空:
⑴ 形成單質A的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它的最高化合價為 。
⑵ B的化學式(分子式)為 ,B的晶體類型為 。B和碳反應生成A和E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⑶ C的化學式(分子式)為 ,D的化學式(分子式)為 。
解析:由A為地殼中含量僅次于氧的非金屬元素的單質,可確定A為Si,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最高化合價為+4價。由B與碳高溫反應可得到A(Si)和E,不難推出B為SiO2,E為CO2,則C為CaSiO3,D為Na2SiO3。B的晶體類型為原子晶體,B+碳→A+E的化學方程式為C+SiO2=== Si+CO2。
1.基礎知識的梳理
(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和物質結構
熟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電子排布和周期表的關系,化合價和最外層電子數、元素所在的族序數的關系(包括數的奇偶性),微粒的半徑大小和元素周期表的關系,非金屬氫化物的穩定性、酸性和元素周期表的關系)。熟悉常見的分子或單質、化合物的物質結構(水、氨氣、二氧化碳、金剛石、二氧化硅的結構特點,相同電子數的微粒(10電子微粒:OH-、NH4+、H3O+等;18電子微粒:H2O2和H2S、 C2H4、F2、CH3OH等)。
(2)元素化合物的性質
這里包括物理性質(顏色、狀態、密度)和化學性質,因此要熟記一些典型(特殊)物質的性質、反應的條件和現象。掌握一些常見的反應形式:化合物→單質,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單質,化合物→3種氣體等;重要的反應:鋁熱反應、過氧化鈉性質、Mg+CO2→、Fe3+→Fe2+、漂白粉性質、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電解熔融氧化鋁、電解飽和食鹽水、化工上的反應(硅酸鹽工業、石油化工、硫酸工業、硝酸工業)。
3.無機推斷題層次明顯,區分度高,有一步推錯,整題失分的可能,很容易拉分。具有很高的區分度和很好的選拔功能。
盡管它考的內容廣,能力全面,層次高,但它還是離不開大綱和考綱。知識點必須是高中階段強調掌握的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
例題1 (2005年全國高考理綜試題•湖南、湖北等省卷)已知A、B、C、D為氣體,E、F為固體,G是氯化鈣,它們之間的轉換關系如下圖所示:
⑴ D的化學式(分子式)是 ,E的化學式(分子式)是 。
⑵ A和B反應生成C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⑶ E和F反應生成D、H和G的化學方程式是 。
解析:由E(固)+F(固) → D(氣) + H + G
(CaCl2),容易聯系到實驗室用NH4Cl與Ca(OH)2制NH3的反應,這樣可推斷出D為NH3,H為H2O,E和F一個為NH4Cl、一個為Ca(OH)2。由D(NH3)+C(氣)→E,可確定E為NH4Cl,C為HCl,則A、B一個為H2、一個為Cl2。A和B生成C的化學方程式為H2+Cl2===2HCl。E和F生成D、H和G的化學方程式為2NH4Cl+Ca(OH)2NH3↑+2H2O+CaCl2。
2.無機推斷題與雙基知識、有機、實驗、計算均可聯系,出題比較容易。在少題量的情況下,可考多個知識點,多方面的能力,從而更好地突出學科內綜合,這就受到了理綜卷的青睞。
1.它集元素化合物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知識為一體。具有考查知識面廣、綜合性強、思考容量大的特點。這種題型不但綜合性考查學生在中學階段所學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以及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電解質溶液、化學平衡、氧化還原反應、化學用語等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突出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判斷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且結構緊湊、文字表述少,包含信息多,思維能力要求高。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