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定:從材料中所展示的財政部部長謝旭人關于財政運行的匯報中可以看出,國家財政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上三方面作用:
2.找:(1)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財政通過國民收入的再分配,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與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國家通過財政支持(如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行業、地區的建設,有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
(3)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在經濟增長滯緩、一部分經濟資源未被利用、經濟運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約時,政府可以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通過增加經濟建設支出和減少稅收,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拉動經濟增長。
1.讀:(1)問題是關于財政作用的設問。
(2)材料是財政部長關于財政運行的匯報(注意讀取匯報內容中涉及到哪些方面)
4.現:(1)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擴大農村消費,,擴大內需,推動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維護社會的公平,促進社會穩定。有利于統籌城鄉發展,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構建和諧社會。
(2)①進一步堅持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② 采取多種手段調節收入差距,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一方面我們要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另一面國家對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加以適當調節,有效地防止兩級分化。③ 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多予少取”,增加財政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切實減輕農民負擔。④ 發展農村各項社會事業,建立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切實維護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
[例題2]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匯報財政運行情況時指出:(1)各項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農林水事務支出同比增長37.8%;教育支出同比增長23.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同比增長46.5%,其中,自然災害生活補助支出同比增長9.9倍;醫療衛生支出同比增長34.7%;科學技術支出同比增長43.8%;環境保護支出同比增長92%,主要是污染防治支出增加較多。(2)財政宏觀調控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根據物價上漲情況,及時完善和落實各項財政補貼政策,中央財政已撥付城鄉低保補助資金363.1億元,保障困難群體基本生活。撥付油價補貼資金365.38億元,支持受成品油價格調整影響較大的農林漁、公共交通等行業發展。
上述材料體現了財政的哪些作用?
[解題指導]
3.定:(1)意義圍繞城鄉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建設新農村,實現共同富裕展開;(2)結合材料,從健全完善制度,加強宏觀調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措施等方面落實答案。
2.找:第(1)問中通過分析不難得出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第(2)問中聯系材料后半部分內容信息,解決問題需要政府在制度、政策和實際措施等方面努力。
[例題1]近年來,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居民收入不斷提高的同時,城鄉居民收差距不斷擴大。2008年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3.33:1擴大為3.36:1,絕對差距首次超過1萬元。有研究表明,城鄉居民收入過分擴大問題,與我國國內市場銷售不旺、農村各項事業發展滯后等有密切的關系。結合上述材料回答:
(1)解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過分擴大有什么意義?
(2)運用所學的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政府應當怎樣解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過分擴大的問題。
[解題指導]
1.讀:(1)注意材料中的有提示性的關鍵詞及提供的數據,“居民收入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擴大的原因分析。
(2)關注設問的要求。第(1)問中,“解決收入差距過分擴大有什么意義?”第(2)問“怎樣解決”?
6.理解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1)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稅收取之與民、用之于民。在我國,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國家的興旺發達、繁榮富強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國家各項職能的實現,必須以社會各界繳納的各種稅收作為物質基礎。
因此,每個公民在享受國家提供的各種服務的同時,必須承擔義務,自覺誠信納稅。
(3)反對幾種違反稅法的行為:
A 偷稅:納稅人有意違反稅法規定,用欺騙、隱瞞等方式不繳或少繳應納稅的行為。 B 欠稅:指納稅人超過稅務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沒有按時繳納而拖欠稅款的行為。 C 騙稅:指納稅人用欺騙手段獲得國家稅收優惠的行為。 D 抗稅:指納稅人以暴力、威脅等手段拒不繳納稅款的行為。
如果納稅人發生了偷稅、欠稅、騙稅、抗稅行為,稅務機關在追繳稅款的同時,要加收滯納金甚至并處罰款,觸犯刑法的還要由司法部門追究其刑事責任。
(4)公民要增強對國家公職人員及其公共權力的監督意識,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關注國家對稅收的征管和使用。
5、了解納稅人和負稅人的含義
納稅人指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或個人。
負稅人是實際或最終承擔稅款的單位和個人。
當納稅人所繳的稅款是由自己負擔時,納稅人與負稅人是一致的。(如個人所得稅的稅款是由納稅人承擔的,納稅人就是納稅人。)當納稅人通過一定的途徑將稅款轉嫁給他人負擔時,納稅人就不是負稅人。(企業可能通過提高商品價格把稅款加在商品售價中,轉嫁給消費者。)在我國,不一定每個公民都是直接的納稅人,但都是實際的負稅人。
4、了解稅收的作用。
稅收在增加財政收入,實現經濟調節、經濟監督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