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是關于
對稱的奇函數(shù),
,
,則
= ▲ .
2、若冪函數(shù)的圖象不過原點,則實數(shù)
的值為 ▲ .
1、集合= ▲ .
(貴族院、眾議院)學科網(wǎng)
行政權 司法權
(國王) (人民法院)
材料三 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內鏟除千余年之積弊,俾中國欲為強國。梁啟超述其師語曰:“守舊不可,必當變法;緩變不可,必當速變;小變不可,必當大變。”其視事也,若此之易,實無政治上之經(jīng)驗。……而康梁諸人不知環(huán)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終則一無所成,其人固無經(jīng)驗之書生也。
――陳恭祿《中國近代史》(1935年商務印書館)
材料四 1916年《新青年》載:“袁世凱之廢共和復帝制,乃惡果非惡因,乃枝葉之罪惡,非根本之罪惡。若夫別尊卑,重階級,主張人治,反對民權之思想之學說,實為制造帝王之根本惡因。吾國思想界不將此根本惡因鏟除凈盡,則有因必有果,無數(shù)廢共和復帝制之袁世凱,當然接踵應運而生,毫不足怪。”
――丁守和《中國近代啟蒙思想》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指出文藝復興對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態(tài)度及原因。(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孟德斯鳩的哪一學說?這一學說的重要歷史意義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康梁之徒”的政治主張是什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3分)
(4)據(jù)材料四指出新文化運動興起的直接原因和這場反封建斗爭有何特點?這次向西方學習與以前的相比發(fā)生了什么變化?(4分)
立法權學科網(wǎng)
材料二 孟德斯鳩學說圖解
學科網(wǎng)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學科網(wǎng)
材料一 16世紀資產階級歷史學家基本上承襲此概念,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的古典時期曾高度繁榮,而到中世紀時卻衰敗湮滅,直到此時才獲‘再生’與‘復興’,因此得名。但此時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簡單恢復,而是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反封建斗爭的反映,故此名稱沒有把這個時代充分地表達出來。學科網(wǎng)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