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北京市光明小學校長劉永勝提出的“我能行”激勵式教育方法,被認為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推行素質教育的做法之一。下面是“我能行”教育方法中的幾句話:你在這點行,我在那點行;今天若不行,明天爭取行;能正視不行,也是我能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爭取全面行,創造才最行。
請問:“我能行”教育方法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哪些觀點?(15分)
31.某省某校高二學生圍繞“扎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這一課題,開展探究學習,他們深入該縣某村,收集到以下數據:
村民人均年收入
農民科技文化素質
農村社會事業
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懂技術的農民占農民比重
參加各類社會保險比重
患病就醫率
2600元
6年
10%
5%
60%
該班同學就建設新農村的設想這一話題采訪了該村村會主任,村主任談到:村委會決定在2009年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村容整潔”的要求,用一年的時間強制村民搬入中心村,按統一標準建設別墅式小洋樓,修建村莊大道,率先建成新農村。請結合材料運用所學哲學知識對村長的設想進行評價。(1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30.2008年9月8日,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新塔礦業有限公司尾礦庫發生特別重大潰壩事故。國務院事故調查組確認,這是一起特重大責任事故,依據有關規定,對包括山西省省長、副省長在內的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厲查處。這表明
A.價值觀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B.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也是價值的享受者
C.必須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
D.任何時候都要犧牲個人利益來維護集體利益
29.對財富的態度――從“不敢富”到“求富”;對待人的態度――從見“人”就批到“以人為本”; 對待自然的態度――從“人定勝天”到人與自然的和諧。30年改革開放,深刻地了改變了我們的社會,也改變了中國人民的思想觀念。這意味著:
①認識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②社會存在的性質決定社會意識的性質 ③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 ④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8.30年斗轉星移,30年春花秋實;30年風雨兼程,30年滄桑巨變。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一次次地讓世界驚嘆。這說明
A.量變和質變是辯證統一的 B.量變是由外因推動的,質變是由內因推動的
C.有量變就有質變 D.一切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首先從質變開始的
27.“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這句話主要體現了
A.矛盾雙方互為前提而存在 B.任何事物之間都具有同一性
C.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D.矛盾的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0年來,我們始終以改革開放為強大動力,在新中國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礎上,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新的偉大成就;卮28-29題
26.上述事實啟示我們
A.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 B.意識對物質有促進作用
C.要堅持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D.要從實際出發,不能學習書本知識
25.同是根據《兵法》但卻造成兩種不同結果,這說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兩者沒有共性 B.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解決矛盾的關鍵
C.《兵法》本身有正確和錯誤之分 D.矛盾雙方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
24.我國醫學認為:“疏通經絡,百病不生”、“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足以見經絡學說之精辟。從哲學的角度看,“疏通經絡,百病不生”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A.否認了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 B.是一種唯心主義世界觀
C.是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 D.符合辯證法的觀點
《孫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韓信據此背水一戰,大敗趙軍;馬謖據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據此回答25-26題。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