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依圖可知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A 總數量開始出現下降趨勢 B 發達地區所占比重在增加
C 欠發達地區所占比重在減少
D 兩個地區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讀右“倫敦的城市規劃和布局”示意圖,回答14~15題。
12、圖中表示欠發達地區城市化水平變化的曲線是
A M1 B M2
C N1 D N2
11.該城市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
A.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過快,帶來傳統產業的高失業率
B.城市用地規模的擴大,導致郊區農民就業困難
C.煤炭資源枯竭,原有優勢逐漸喪失
D.湖泊面積萎縮,城市發生洪水的頻率加大
讀“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對比”圖,完成12―13題。
10. N地為該城市規劃預留地,最適宜建
A. 客貨物流區
B.高新技術區
C.旅游度假區
D.金融商業區
9.若在我國的城市發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擴容模式,則
A.城市中心區萎縮加劇
B.就業困難,失業人數增多
C.土地資源利用率降低
D.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
8.相對于“內含式”而言,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擴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數量多
C.人口密度小 D.經濟發展水平快
7.最可能屬于發展中國家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國際上有兩類城市化擴容模式,一類是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為代表的“外延式”,該模式建筑密度較低,主要在兩維空間內擴大城市空間容量;另一類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為代表的“內含式”,該模式既保持城區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據此判斷8-9題。
6.承受人口經濟壓力最大的國家
A.① B.② C.③ D.④
5. 四個地區與該地區所種植的主要農作物的組合中,正確的是
A.①水稻 ②冬小麥 ③玉米 ④甜菜
B.①甘蔗 ②冬小麥 ③油橄欖 ④天然橡膠
C.①天然橡膠 ②棉花 ③蘋果 ④水稻
D.①椰子 ②甜菜 ③柑橘 ④甘蔗
下圖是某四國人口構成示意圖,回答6~7題。
27.5℃
105mm
425mm
1015mm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