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2分)
(1)2005年至2008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不斷增大,但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投資貢獻率過大。2008年1――9月出口貢獻下降較快。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突出。(4分)
消費不足,會削弱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并使投資增長不能得到最終消費的支持,大量投資將形成產能過剩,居民收入增長困難,凈出口貢獻率降低,使得促內需保增長壓力增大。(4分)
(2)國家應綜合運用財政、稅收、貨幣等宏觀調控手段,擴大國內需求,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4分)調整和優化國民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經濟健康發展。(3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增加居民的工資收入和財產收入。(2分)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和城鄉居民消費水平。(3分)
(3)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四川省政府以及成都市政府的做法關注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堅持了對人民負責原則。(4分)落實中央關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舉措體現了民主集中制是我國政府的組織與活動原則之一(3分)是政府履行經濟職能,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的客觀要求。(3分)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2分)
38.(25分)
(1)莎士比亞宣揚人文主義、牛頓進行科學探索。(2分)
(2)貢獻:荷蘭――一系列現代金融和商業制度;英國――推行自由貿易,并逐步確立起自由市場經濟模式;美國――推行新政,政府大力干預經濟。(6分)
共同特征:對市場經濟進行創新和發展。共同作用:建立世界霸權,促進人類文明演
進。(4分)
(3)國家:蘇聯;建立世界秩序方面:成立華約,建立經互會,展開美蘇爭霸。最后結果: 蘇聯解體。(5分)
(4)主題:大國崛起的經驗(途徑、教訓)。理由:符合主題要求,言之成理即可。(3分)
(5)時期:秦漢、隋唐、明清(鴉片戰爭以前)。經驗教訓:注重發展科技文化;注重體制創新;走和平發展之路。(5分)
37.(16分)
(1)甲(2分)黃金(2分)
(2)保護生物多樣性及自然棲息地,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4分)
(3)乙地終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4分)甲處南部氣溫高,有機質分解和養分再循環旺盛;降雨多,地表徑流的淋溶作用強,帶走養分,所以土壤貧瘠。(4分)
36.(20分)(此題答案全理可酌情給分)
(1)居庸關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位于北京北部,距離消費市場較近;從北京到居庸關,有高速公路相連,交通通達度高;距北京近,地區接待能力強。(6分)
(2)屬于優良港灣,風浪小,陸域面積廣,筑港條件好,依托天津市,經濟腹地廣,交通運輸發達。(5分)
(3)運量大,速度較快,運費較低,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小,連續性好。(5分)
(4)鼓勵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推廣清潔能源;實施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的新技術;進一步完善交通網;提高綠化覆蓋率。(4分)
32. D 33. B 34 B 35A
21.D 22.D 23.B 24.B 25. C 26. D 27. D 28. A 29. B 30. A 31. A
11. D 12.D 13. D 14. C 15. D 16. C 17. D 18. B 19.D 20.C
1.B 2.A 3. D 4. B 5. B 6. D 7. C 8. D 9. A 10. D
17.解析:第(1)題,影響喀斯特地貌發育的因素除石灰巖外,還受氣溫、降水、植被覆蓋率等因素的影響。第(2)題,農業生產自然條件應從地形、土壤、灌溉、光照等方面去分析。喀斯特地貌區,地形崎嶇,土層較薄,地表水存儲能力差,影響農業生產。第(3)題,小水電在建設過程中.工程建設會破壞該地的山體結構、地表植被、原有自然景觀;建成后,庫區蓄水會淹沒農田,誘發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并影響原有生物的生存。
答案:(1)北方水熱條件比南方差.流水的溶蝕作用比南方弱;北方大部分地區植被覆蓋率比南方低,流水溶蝕強度比南方小,不利于北方有深厚石灰巖分布地區的喀斯特地貌發育。
(2)喀斯特地貌的地表崎嶇。可耕地少;土層薄.土壤肥力低;地表水缺乏,旱情嚴重。
(3)破壞植被,加劇水土流失;庫區淹沒森林與土地;誘發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影響生物的生存環境;采石會破壞喀斯特地貌原有的自然景觀等。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