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已知數列:依它的前10項的規律,這個數列的第2010項
=(
) k.s.5.u
A. B.
C.
D.
7. 設x,y滿足約束條件 , 若目標函數
的值是最大值為10,則
的最小值為( ). k.s.5.u
A.6 B.7 C.8 D.9
6.已知,
,且
,
,
成等比數列,則
( )
A.有最大值 B.有最大值
C.有最小值
D.有最小值
5.已知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為
,則
(
)
A. 0 B. C.
D.
3. 若且
,則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
A. B.
C.
D.
4.“
”是“
”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2. 已知函數,且此函數的圖象如圖所示,則點
的坐標是( )
A.
B.
C.
D.
1.函數的最小正周期為(
)
A.π B.
2π C. 2π D. 4π
29.下圖為我國亞熱帶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某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們對其進行了綜合考察。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在沿A-E線進行地質調查時,發現巖層的形成年代A、E兩處最晚,C處最早。據此分析圖示河谷的成因。
(2)同學們沿A-E線觀察到沿途植被垂直變化不大。你認為主要原因是什么?
(3)從圖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兩岸或山前,呈明顯的條帶狀分布。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
(4)圖中虛線是規劃在幾個村莊之間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線路比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線路比較彎曲,呈“之”字形。分別說明其原因。
解析:(1)根據巖層新老關系判斷,圖示河谷處的地質構造為背斜,背斜頂部受張力作用,巖性疏松,易被侵蝕成谷地。(2)自然帶垂直變化的原因是水熱條件隨高度的變化而變化,垂直分異規律以低緯度高山地區表現最為明顯,沿A-E線盡管緯度較低,但屬于低山丘陵,相對高度不大,因此植被的垂直變化并不大。(3)山區的聚落多分布在河谷地帶,其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形、水源和土壤。(4)山區公路的修建原則上要與等高線平行,因此,乙村到甲村的線路比較平直,而乙村到丙村的線路要呈“之”字形。
答案:(1)河谷地帶為背斜構造,因為背斜頂部受張力作用,巖性疏松,易被侵蝕成谷地。
(2)沿線相對高度不大,水熱狀況垂直分異不顯著。
(3)山前的洪積扇、沖積扇和河漫灘平原,地勢較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資源相對豐富;淤積有肥沃的土壤,比較適宜聚落的發展。
(4)乙村到甲村地勢平坦;乙村到丙村地勢起伏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與等高線平行修建,可減小公路的坡度。
27.(2010屆溫州十校聯考題)圖甲為某區域示意圖,圖乙反映圖甲中的P地河谷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與地轉偏向力的作用有關,圖丙反映圖甲對應的湖泊情況。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甲圖中的河流流向是 ;P地附近的地質構造是 。
(2)若在P處建大壩,對Q處河流的水文特征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3)S城市的海濱浴場游客云集的季節,湖泊蓄水范圍接近圖丙a、b中的 ,從科倫坡駛往孟買的輪船航向與洋流流向的關系是 。
(4)簡要評價R地氣候條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答案:(1)由南向北流 背斜
(2)流量的季節變化減小,河流含沙量減小。
(3)a 逆流航行
(4)該地為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多雨,光熱不足,不利于谷物生長,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長,適合發展畜牧業。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