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蛋白質工程的實質是 ( )
A.改造蛋白質 B.改造mRNA
C.改造基因 D.改造氨基酸
3.下列關于PCR技術的描述,錯誤的是 ( )
A.以DNA復制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技術
B.利用PCR技術可完全無誤的擴增基因
C.反應體系需要模板、引物、四種脫氧核苷酸、耐熱DNA聚合酶和緩沖溶液
D.以變性、復性和延伸為一個周期
2.與“限制性核酸內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 ( )
A.逆轉錄酶 B.DNA連接酶 C.RNA聚合酶 D.解旋酶
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敘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 )
A.B淋巴細胞與腫瘤細胞融合,雜交瘤細胞中含有B淋巴細胞中的抗體基因
B.用紫外線照射青霉菌,使其DNA發生改變,通過篩選獲得青霉素高產菌株
C.將人的干擾素基因重組到質粒后導入大腸桿菌,獲得能產生人干擾素原的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體自行感染細菌后其DNA整合到細菌DNA上
16.(13分)在水平桌面上沿一條直線放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物塊A和B(可看作質點)質量均為m,它們相距s。B到桌邊的距離是2s。對A施以瞬間水平沖量I,使A沿A、B連線以速度v0向B運動。設兩物體碰撞時間很短,碰后不再分離。為使兩物體能發生碰撞,且碰撞后又不會離開桌面,求:⑴物體A、B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應滿足什么條件。⑵若,那么A、B碰撞過程系統損失的動能是多少?A、B停止運動時,到桌面右邊緣的距離s´是多少?
15.(12分)如圖所示,O為一水平軸。細繩上端固定于O軸,下端系一質量m=1.0kg的小球,原來處于靜止狀態,擺球與平臺的B點接觸,但對平臺無壓力,擺長為l=0.60m。平臺高BD=0.80m。一個質量為M=2.0kg的小球沿平臺自左向右運動到B處與擺球發生正碰,碰后擺球在繩的約束下做圓周運動,經最高點A時,繩上的拉力T恰好等于擺球的重力,而M落在水平地面的C點,DC=1.2m。求:質量為M的小球與擺球碰撞前的速度大小。
14.(10分)如圖所示,將傾角θ=30°、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用一根輕質細繩跨過兩個光滑的半徑很小的滑輪連接甲、乙兩物體(均可視為質點),把甲物體放在斜面上且細繩與斜面平行,把乙物體懸在空中,并使細繩拉直且偏離豎直方向α=60°開始時甲、乙均靜止.現同時釋放甲、乙兩物體,乙物體將在豎直平面內往返運動,測得繩長OA 為l=0.5 m,當乙物體運動經過最高點和最低點時, 甲物體在斜面上均恰好未滑動,已知乙物體的質量為m=1 kg, 忽略空氣阻力, 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求:
(1)乙物體在豎直平面內運動到最低點時的速度大小以及所受的拉力大小(結果可用根式表示).
(2)甲物體的質量以及斜面對甲物體的最大靜摩擦力的大。
(3)斜面與甲物體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13.(10分)如圖所示,A物體用板托著,位于離地h=1.0m處,輕質細繩通過光滑定滑輪與A、B相連,繩子處于繃直狀態,已知A物體質量M=1.5㎏,B物體質量m=1.0kg,現將板抽走,A將拉動B上升,設A與地面碰后不反彈,B上升過程中不會碰到定滑輪,問:B物體在上升過程中離地的最大高度為多大?取g =10m/s2.
12.(6分)在“驗證機械能守恒的實驗”中,已知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源的周期為0.02s,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該實驗選取的重錘質量為1.00kg,選取如圖所示的一段紙帶并測量出相鄰各點之間的距離,利用這些數據驗證重錘通過第2點至第5點間的過程中遵從機械能守恒定律。通過計算可以得出在第2點位置時重錘的動能為_________J;第5點位置重錘時的動能為_________J;重錘從第2點至第5點間的過程中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為_________J。(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11.(8分)如圖所示,將輕彈簧放在光滑的水平軌道上,一端與軌道的A端固定在一起,另一端正好在軌道的B端處,軌道固定在水平桌面的邊緣上,桌邊懸一重錘.利用該裝置可以找出彈簧壓縮時具有的彈性勢能與壓縮量之間的關系.
(1)為完成實驗,還需下列那些器材?答: .
A.秒表 B.刻度尺 C.白紙 D.復寫紙
E.小球 F.游標卡尺
(2)如果在實驗中,得到彈簧壓縮量x和小球離開桌面后的水平位移s的一些數據如下表,則得到的實驗結論是 .
實驗次序 |
1 |
2 |
3 |
4 |
x/cm |
2.00 |
3.00 |
4.00 |
5.00 |
s/cm |
10.20 |
15.14 |
20.10 |
25.30 |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