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回答 18-19題。
18.甲地位于( )
A.大西洋 B.非洲大陸
C.印度洋 D.南美大陸
19.已知乙處的晝長為6小時,倫敦的地方時可能是( )
A.18時 B.16:20
C.13:40 D.14:20
右圖為某時刻我國局部地區太陽高度分布示意圖,圖中圓圈為等太陽高度線,水平直線表示緯線,豎直的直線表示經線,讀圖回答14-15題。
14.此時北京時間是( )
A.12時 B.0時
C.12時16分 D.11時44分
15.M、N兩地的經度差( )
A.大于10° B.小于10°
C.等于10° D.可能大于10°,也有可能小于10°
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11-13題
11、地球公轉至圖中所示位置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極晝極夜的范圍呈擴大趨勢
B.
晨昏線與地軸之間的夾角呈縮小的趨勢
C. 太陽直射在北半球,并且直射點向北移動
D.我國北方出現“秋高氣爽”的天氣
12、黃赤交角增大,則會引起的現象是( )
A.北極圈以北范圍增大,南極圈以南范圍縮小
B.地球上有太陽直射的范圍縮小
C.北極點出現極晝的天數增加
D.中緯度地區夏季晝將增長,冬季夜將增長
13、地球從甲處經乙、丙、丁回到甲公轉一周(甲、乙、丙、丁之間等距)四段之間用時最少的是( )
A.丁-甲段 B.甲-乙段 C.乙-丙段 D.丙-丁段
(2002年廣東)一架在北半球飛行的飛機,飛越晨昏線上空時,當地為8日19時,回答8-10題。
8、在下圖所示的4個地區中,它飛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6小時后該飛機到達西 6區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區時是( )
A.8日14時 B.9日2時 C.9日20時 D.8日8時
10、該季節能夠看到的景色是( )
A.長江流域寒梅綻放 B.巴黎盆地小麥黃熟
C.南極中山小終日斜陽 D.贊比西河流域草木蔥蘢
(2003年上海春招)“月有陰晴圓缺”,月相變化引發了人類的種種情感和聯想;卮6-7題。
6、中秋佳節賞月,上海地區一輪明月升起的時間是:( )
A.早晨 B.正午 C.傍晚 D.子夜
7、上海地區,人們可觀察的月球升起和下落的狀況是( )
A.全年東升西落
B.農歷上半月東升西落,下半月西升東落
C.全年西升東落
D.春分日至秋分日東升西落,秋分日到春分日西升東落
2002年1月1日,作為歐洲聯盟統一貨幣的歐元正式流通,這將對世界金融的整體格局產生重要影響。回答4-5題:
4、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場均在當地時間上午9時開市,下午5時閉市。如果某投資者上午9時在法蘭克福(東經8.50)市場買進歐元,12小時后歐元上漲,投資者想盡快賣出歐元,選擇的金融市場應位于:( )
A.東京(東經139.50) B.香港(東經1140)
C.倫敦 D.紐約(西經740)
5、在上述假定的營業時間內,下列各組金融中心能保證24小時作業的是:( )
A.法蘭克福、新加坡(東經1040)、倫敦
B.倫敦、香港、舊金山(西經122.50)
C.倫敦、東京、紐約
D.東京、洛杉磯、紐約
例2. 某學校(110°E)地理興趣小組在平地上用立竿測影的方法,逐日測算正午太陽高度。如下圖所示,垂直豎立一根2米長的竿OP,正午時測得竿影長OP′,通過tga=OP/OP′算出正午太陽高度α。據此回答4-5題。
4.該小組每天量測影長時,北京時間應為( )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5.3月21日,當該小組進行觀測時,下列城市中即將迎來旭日東升的是( ) A.英國倫敦 B.匈牙利布達佩斯(約19°E)
C.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約29°E) D.夏威夷檀香山(約158°W) [解析]4. 這是一組典型的自然地理基本能力考核題,屬中等難度。該組題立意表達如下兩種信息:第一,各學科之間存在著大量通過的“基礎語言”,即使在“單科試卷”中,使用到其他學科的基礎語言是不可避免和正常的。每門課程都強調要學習該學科有用的知識,基礎語言的通用性就是“有用”的重要表現之一。第二,使用地理圖表的能力,包括將地理現實繁復雜亂的信息加以梳理選取,制成直觀的地理圖表并從圖表的信息中“還原”為地理現實或實踐的能力。該組題目主要考核學生能否將數學的基礎語言和能力運用于解決簡單的地理問題,對時間的換算是否熟練,以及能否真正理解地理實踐和地理圖表間的關系,并準確把握一組題目中各個小題的相互聯系。 5. 這是一組典型的自然地理基本能力考核題,屬中等難度。該組題立意表達如下兩種信息:第一,各學科之間存在著大量通過的“基礎語言”,即使在“單科試卷”中,使用到其他學科的基礎語言是不可避免和正常的。每門課程都強調要學習該學科有用的知識,基礎語言的通用性就是“有用”的重要表現之一。第二,使用地理圖表的能力,包括將地理現實繁復雜亂的信息加以梳理選取,制成直觀的地理圖表并從圖表的信息中“還原”為地理現實或實踐的能力。該組題目主要考核學生能否將數學的基礎語言和能力運用于解決簡單的地理問題,對時間的換算是否熟練,以及能否真正理解地理實踐和地理圖表間的關系,并準確把握一組題目中各個小題的相互聯系。 [答案]4. B 5.B [能力訓練]
(2002年上海)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晝時間,根據表中數據回答下1-3題。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白晝長 |
5∶30 |
9∶09 |
11∶25 |
13∶56 |
1、四地中屬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四地所處緯度從高到低順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3、造成四起白晝時間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球的公轉、诘厍蜃赞D、埸S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時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例1.2004年3月22日到4月3日期間,可以看到多年一遇的“五星連珠”天象奇觀。其中水星是最難一見的行星,觀察者每天只有在日落之后的1 小時內才能看到它。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中心點為極地。回答1-3題
1.圖4中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五星連珠”現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新疆的吐魯番(約890E)觀看五星連珠現象,應該選擇的時間段(北京時間)是
A.18時10分至19時 B.16時10分至17時
C.20時10分至21時 D.21時10分至22時
3.五星連珠中,除了水星外,另外四顆星是
A.金星、木星、土星、天狼星 B.金星、火星、木星、海王星
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D.金星、火星、土星、木星
[解析]1.從背景材料的有關信息可知:“3月22日到4月3日”可以推測出此時北極地區出現極晝現象,所以圖中的極點是北極點,由此可以判斷出圖中晨昏線中的晨線和昏線。又“觀察者每天只有在日落之后的1 小時內才能看到它”②點位于昏線附近,③點位于晨線附近,①④兩點地方時距日出或日落的時間約在1.5小時左右。
2.要綜合運用背景材料中的“3月22日到4月3日”和“日落之后的1 小時內才能看到它”,吐魯番的日落時間在地方時18時略后,但北京時間比吐魯番的地方時早2小時4分,所以在吐魯番觀看的時間段在20時略后到21時之間。
3.主要考察太陽系中九大行星的有關知識,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是可以肉眼觀察到的。
[答案]1.B 2.C 3.D
⑴時間的計算
、俚胤綍r:不同經度的時間。掌握東加西減、東早西晚的原則,每相差15度,時間上相差1小時,4分鐘相差1度。根據已知時間求經度時,注意用時間的早晚來確定經度的東西方位。
②區時:各地沒有特殊說明情況下使用的時間。先掌握時區的計算,區時的計算方法與地方時的原則相同,每相差一個時區時間相差一個小時。注意地方時與區時的相互轉換。
③標準時:各國統一使用的時間。絕大部分國家只有一個標準時,多采用這個國家東部時區的區時,也有采用半區時的國家,如印度等;少數大國有兩個標準時,如中國、美國、俄羅斯等。注意一個國家的任何地區,所使用的時間都為標準時,除非有特別說明是所在時區的區時或所在經線的地方時時例外。
④北京時間:我國全國統一使用的時間,即東八區的區時,東經120度的地方時。注意北京時間不等于北京地方時,在有關日出日落時間的題目中多采用的是地方時。
⑵日期的計算。
①日期的變換有兩種變換,即自然變換和人為變換。
自然變換是某地區時間為24點時,其日期事實上已是新的一天。
人為變換是指日界線,過日界線日期變換的原則是向東減一天,向西加一天。東、西十二區這兩個半時區,在區時上是相同的,但日期上相差一天,東十二區是全球時間最早的地方,而西十二區是全球時間最晚的地方,即全球最東和最西的地方。
②全球總是被兩條經線分割為兩個日期,分割日期的經線分別是日界線和地方時為0時的經線,這兩條經線可以重合,當二者重合的一瞬間,全球只有一個日期。注意真實的情況下,日界線和180度經線并非完全重合,在俄羅斯、阿留申群島、南太平洋等地有明顯彎曲。
今天范圍的計算,采用的多為地方時。180度時間如果為T,那么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圍為T/124,舊的一天范圍為(24-T)/24。也可以把T轉化為北京時間Q,即Q=T-4。
如果使用的區時,那么新的一天范圍可用時區數表示,時區數為180度經線的區時T+0.5個時區。注意一般情況下沒有24點,它可表示第二天的0點。
⑶晝夜長短的記算
①可以利用一個地區晝弧所跨的經度范圍來計算,方法是在日照圖上某條緯度與晨昏線有兩上交點,兩點之間在晝半球的部分即是白晝的時間。
②可以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時間來求算。方法是:白晝長=2×(12-日出時間)或白晝長=2×(日落時間-12)。
③同一半球相同緯度地區晝長相同。而南北半球相同緯度地區的晝夜長短相反,如北緯40度的晝長是15時,那么南緯40度的地區夜長為15時。
④注意極晝區、極夜區的晝長分別是24時和0時。赤道地區的晝長永遠是12時。
⑷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
①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是:H=[900-β(當地緯度和太陽直射點緯度)],其中β的求采用同一半球相減、不同半球相加的原則,永遠取正值。
②利用垂直物體的日影計算:cotH=影長/物體長度。
③太陽能熱水器的采光面與樓房頂面的夾角=β(β同①)
④南北半球中緯度地區樓房間隔L的計算:L=樓高×cotH’( H’即當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北半球為冬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南半球為夏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在樓房布局時建議采用東北-西南向或西北-東南向。
⑤一個地區年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區是23026’
南北半球熱帶地區介于23026’和46052’之間,具體度數是(當地緯度+23026’)。
南北半球溫帶地區是46052’。
南北半球寒帶地區是46052’,但也可以當作當地最大正午太陽高度的數值。
⑸日出、日落時間的計算
、倮靡阎獣冮L計算:日出時間=12-晝長/2;日落時間=12+晝長/2。
②利用日照圖上晨昏線與當地緯度交點的經度地方時確定。
③北京天安門廣場升旗時間=北京當時日出時間,(注意這個時間是北京的地方時)。
⑹某地區緯度的計算
、倮谜缣柛叨扔嬎。注意首先判斷該地所處的南北半球和緯度范圍(熱帶范圍還是溫、寒帶范圍)
②利用北極星的仰角計算:北極星的仰角=當地緯度;北極星與天頂的角距離=900-當地緯度(只能是北半球)。
③利用晝長確定:當北(南)半球某緯度的晝長是X小時,而所求地區的夜長也是X小時時,當地緯度即與上述緯度相同,當半球相反。
⑺經度的計算
某地區的經度求算大多采用地方時等時間來確定。
5.日照圖的解題內容和步驟
⑴確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極。
、賯纫晥D,通常是上北下南(特例除外,如專題三中例6中圖B)。
②從自轉方向上看,逆時針自轉為北半球,順時針自轉為南半球。
③從經度數排列上看,自轉方向與東經度數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
⑵確定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
、偬栔鄙浣浘的確定:
A.地方時12時的經線。
B.平分晝半球的經線。
C.根據已知某經線的時間來計算。
D.直立物體影長為零的地區所在的經線。
②直射緯線的確定。
A.利用某地的正午太陽高度計算。
B.直立物體影長為零的地區所在的緯線。
C.利用晨昏線相切的緯度計算:直射緯度=900-相切緯度(北半球晝長長則該直射北半球)。
⑶時間的確定
、俪炕杈與赤道的交點時間: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是6時,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是18時。
②晨昏線與緯線圈切點時間:切點所在經線通過赤道地區位于晝半球則經線時間為12時,切點所在經線通過赤道地區位于夜半球則經線時間為24(0)時。
⑷季節或日期的確定
①利用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情況來判定:北半球晝長夜短或北極地區是極晝,則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反之則為冬半年。
②利用太陽直射點的位置確定。
⑸太陽高度
、俪炕杈上太陽高度是0度。(并非正午太陽高度)
②太陽直射點的太陽高度是90度(也是正午太陽高度)。
③正午太陽高度從太陽直射緯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④某一時刻,太陽高度相同的點有無數個,即以直射點為圓心,以(900-高度角)的角距離為半徑的圓。
⑤某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相同的點可能有兩個,也有可能只有一個。(位于同一經線上,與直射緯線之間的角距離相同)。
⑹晝夜長短
①太陽直射北半球,則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北極地區出現極晝[極晝范圍是(900-直射緯度)N以北地區];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南極地區出現極夜[極夜范圍是(900-直射緯度)S以南地區]。太陽直射南半球相反。
②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如果此時北半球晝長夜短,則北極地區極晝范圍擴大,如果此時北半球晝短夜長,則北極地區極夜范圍縮小。南半球相反;直射點向南移相反。
⑺變式圖
無論是什么樣的變式圖,都利用上述方法的中某一種或幾種來確定所隱含的要素。抓住關鍵點,不要被圖的變化所迷惑。
[典型例題]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