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為在水平傳送帶上被傳送的小物體(可視為質點),A為終端皮帶輪,如圖所示,已知皮帶輪半徑為r,傳送帶與皮帶輪間不會打滑。當m可被水平拋出時,A輪每秒的轉數最少是( )
A.
B.
C.
D.
2.一個物體在多個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如果僅使其中的一個力大小逐漸減小到零,然后又從零逐漸恢復到原來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終未變),在這過程中其余各力均不變,下列各圖中,能正確描述過程中物體速度變化情況的是( )
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根據速度定義式,當
非常非常小時,
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應用了極限思想方法。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質量三者之間關系時,先保持質量不變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再保持力不變研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該實驗應用了控制變量法。
C.在推導勻變速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這里采用了微元法。
D.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叫假設法。
4、化學計算考查有所加強
化學計算由于存在較大的計算量,因而在強調給學生提供較多思維空間的呼吁下,導致單純的化學計算題幾乎去掉,對化學計算的考查逐漸被忽視,但09年對化學計算的考查又有所加強,但不再是原來以前的單純計算題,而是分散到各個小題中,主要以考查原理計算及計算技巧為主,如江蘇卷中的4、5、13、14、17、20等都涉及到簡單計算問題,即考查了學生定性分析能力又考查了定量與靈活計算能力。
總之,09年的高考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思考與啟示,那就是我們在今后的復習中,要研究課程標準與考試說明,明晰知識的主干知識與熱點知識,并使之系統化、結構化,以教材為載體,重視教材知識、習題間的聯系、組合及深化,堅決從題海中走出來,從而使自己的復習更高效、更輕松、更易獲得成功。
3、求活創新,凸現能力
從表面形式上看09年的化學試題對元素化合物知識考查有所淡化,事實上這部分內容不但沒有淡化,反而在基本概念與理論、化學實驗中涉及的更多,這說明09年的化學命題呈現出了更加綜合、新穎、靈活的特點,充分體現了對能力考查的加強,這也與新課標倡導的注重過程與方法、學會分析與運用能力有關。能力考查主要集中在知識綜合運用、分析推理、實驗設計與評價、圖標分析與計算技巧等方面。如福建卷第11題就巧妙地把原電池知識與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結合在一起,給人以亮感之覺,更有利于考查對原電池實質、電極判斷與化學平衡特征的理解。再如山東卷30題,以分析實驗室以孔雀石為原料制備CuSO4·5H2O及CaCO3的實驗流程圖來設計了離子的除雜、檢驗、試劑及器材選擇、濃度測定等,其實質上就是常見離子的檢驗、物質的分離、中和滴定等實驗的組合及延伸而已,凸現了試題的求活創新特點,較好地考查了學生的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知識遷移和類比推理能力。
2、重視核心知識,同時不避熱點
09年試題與以前一樣,并沒有回避歷年來的命題重點及化學的主干核心知識,尤其是加強了對化學概念與理論的考查,所在分值較高。如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鹽類水解、微粒濃度大小比較、離子共存與離子方程式、氧化還原反應、電化學、化學用語使用與書寫等等,這些知識是學好化學、也是今后進一步研究或利用化學的基礎與方法,體現了新課改重視基礎、注重過程與能力、提高國民基本科學素養水平的要求,同時也加強了對化學實驗基本知識、實驗安全及實驗探究或設計等實驗內容的考查,突出了化學學科的特點。蓋斯定律、平衡常數、溶度積等是新課標的新增內容,根據以往命題規律大多老師或學生知道這部分內容應是命題的熱點與重點,可新課改的各套試卷并沒有回避,而且是都有所涉及。如廣東26題涉及平衡常數、山東卷第28題涉及蓋斯定律、沉淀溶解、電離常數等內容。
2、單科化學卷知識點考查分布表(知識點/題號/分數)
省份 |
化學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 |
元素及其化合物 |
化學實驗 |
有機化學 |
物質結構與性質 |
有機化學基礎 |
實驗化學 |
廣東 |
1/同位素、原子結構/3; 2/海水資源的綜合利/3; 5/生活材料的組成、特性/3; 6/阿伏加德羅常數/3; 7/平衡常數/3; 8/環境保護/3; 9/離子濃度大小比較/3; 10/合金的性質及影響金屬的腐蝕/4; 11/元素的推斷和元素周期律/4; 12/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4; 14/燃料電池/4; 15/化學平衡及移動原理/4; 16/化學用語/4; 17/氧化還原知識/4; 18/沉淀溶解平衡及Ksp/4; 20/化學反應速率概念、化學平衡及其影響因素、化學平衡常數簡單計算/10; 23/熱化學方程式、氧化還原反應/11; |
21/鐵、銅、氮、硫及其化合物性質/12; 22/常見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主要性質/12; |
3/實驗基本操作/3; 19/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實驗結果進行計算和誤差分析/12; 21/物質檢驗、實驗設計/12; |
4/常見有機物的性質和同系物的概念/3; 13/有機物的命名與性質/4; 25/常見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9; |
27/常見元素核外電子排布、電負性概念、常見軌道雜化類型、以及離子晶體的晶胞結構、化學鍵、物質性質、配合物成鍵/10 |
26/有機物的組成、結構特點、化學性質及其相互聯系的理解,以及有機反應類型、同分異構現象、有機物命名基本原則/10 |
24/化學實驗基本技能、圖標分析能力/11 |
江蘇 |
1/化學物質與生產、生活的關系/3; 2/化學用語/3; 4/阿伏加德羅常數、分子或離子結構/3; 5/明礬、金屬腐蝕、電解/3; 7/離子共存/3; 8/元素周期律/3; 11/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4; 12/原電池/4; 13/離子濃度大小比較、鹽類水解、電離平衡/4; 14/化學平衡及常數的影響/4; 17/蓋斯定律,速率影響因素/8; 20/化學平衡的移動、蓋斯定律、平衡常數計算、/10; |
3/硅、鋁、氮等物之間的轉化關系/3; 16/化合物性質/8; |
6/實驗操作/3; 9/化學實驗現象/4; 15/實驗的基本操作、實驗儀器的選擇、實驗誤差分析/10; 18/物質制備及實驗設計/10; 21B/實驗操作、設計/12; |
3/乙烯、乙醛、乙酸之間的轉化/3; |
21A/電子排布式、結構式、軌道雜化、分子構型、晶胞/12; |
10/酚、酯性質/4; 19/有機推斷、結構簡式書寫、官能團類型、有機合成設計/14; |
|
1.理綜卷化學知識點考查分布表(題號/知識點/分數)
省份 |
化學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 |
元素及其 化合物 |
化學 實驗 |
有機 化學 |
化學與 技術 |
物質結 構與性質 |
有機化 學基礎 |
山東 |
10/氧化劑、核素、阿伏伽德羅常數/4; 11/元素周期律、原子結構/4; 14//化學反應速率4; 15/電離平衡、PH/4; 28/化學平衡、蓋斯定律、溶解平衡、電離平衡/14; 29(1)(3)/電化學/8; |
13/金剛石、濃硫酸、二氧化硫、明礬/4; 30/銅、鐵硅等物質性質/ |
10/氣體收集/4; 12/萃取、物質檢驗/4; 29(2)/除雜/4; 30/除雜、裝置選擇、實驗操作/16 |
9/高分子、蛋白質/4; 12/甲烷、乙酸、乙醇、苯、乙酸乙酯/4 |
30/電解鋁知識/8 |
31/物質結構與性質、原子結構、雜化方式/8 |
32/有機推斷與合成、官能團、結構簡式/8 |
遼寧(寧夏) |
7/氣體摩爾體積,阿伏伽德羅常數/6; 10/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6; 11/電離平衡、鹽類水解/6; 12/離子方程式/6; 13/化學平衡常數的計算/6。 28/反應熱、速率與平衡/14 |
27/鈉鋁等物質性質/15 |
26/化學式的測定、儀器組裝/14 |
8/同分異構體/6; 9/常見烴的性質/6; |
37/氯堿工業/15 |
38/元素推斷、電子排布式、分子空間構型及穩定性/15 |
39/有機推斷、反應類型、結構簡式及化學方程式書寫/15 |
安徽 |
7/同位素、化學鍵、阿伏伽德羅常數、物質分類/6; 10/離子共存/6; 11/化學平衡及其常數的影響因素/6; 12/電解原理及相關計算/6; 13/酸堿中和、鹽類水解/6; 25(4)/蓋斯定律/4; |
25(3)/鐵、鋁及其化合物性質/3; |
9/常見儀器的使用、試劑貯存/6; |
8/有機分子結構/6; 27/物質除雜與提純、PH試紙的使用及簡單計算/12; 28/探究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實驗設計/17 |
|
25(1)(2)/元素推斷與位置、電子排布式、電離能/10; |
26/有機推斷、反應類型、結構簡式及化學方程式書寫/12 |
福建 |
6/反應分類/6; 8/阿伏伽德羅常數、原子及分子結構/6; 10/水解平衡的移動及水解常數/6; 11/原電池、化學平衡狀態判斷/6; 12/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6; 23(1)(2)(6)/化學用語、氧化還原反應以及熱化學有關計算/6; 24(5)/溶度積計算/3 |
7/硅、硫、鋁、銅及其化合物性質/6; 23(3)(4)(5)/硫、氮等物質的性質/8 24(1)(2)(3)(4)/鋁土礦中氧化鋁提取的工藝流程、鋁、鐵、硅及其化合物性質/10 |
25/化學實驗的探究、實驗方案評價、氣體的收集、化學計算/17 |
9/甲烷、乙烯、苯、乙酸、油脂、糖類、蛋白質組成或性質/6; |
30/電子排布式、電離能、化學鍵類型、晶體類型、物質穩定性/13 |
|
31/有機推斷與計算、命名、結構簡式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13 |
浙江 |
8/阿伏伽德羅常數、化學鍵/6 9/物質的濃度/6; 10/溶解平衡/6; 12/電化學/6; 27./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15; |
26/銅、氮、氯及其化合物/6 |
13/物質檢驗、分離、中和滴定/6; 28/裝置用途、物質分離、含量測定 /15 |
7/高分子化合物、化石燃料/6; 11/反應類型、分子式、燃燒/6; |
|
26/元素周期律、電子式、晶體結構/10 |
29/有機推斷同分異構、化學方程式/15 |
17.按照有關規定,工作場所受到的電磁輻射強度(單位時間內垂直通過單位面積的電磁輻射能量)不得超過0.50瓦/米2.若某一小型無線通訊裝置的電磁輻射功率是1瓦,那么在距離該通訊裝置 米以外是符合規定的安全區域(已知地面球面積為S=4πR2).
答案 0.40
[1C 2C 3BC 4AC 5B 6B 7ACD 8ACD 9D]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