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庫侖定律的內容:真空中兩個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跟______________成正比,跟 _________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_____________。
數學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電荷守恒定律:電荷既不能創造,也不能被消失,它們只能從___________轉移到_________,或者從_______________轉移到_______________,電荷的總量保持不變。此結論叫電荷守恒定律.
1.___________也叫做起電,物體有三種起電方式,分別是: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4.點電荷:如果帶電體間的距離比它們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帶電體的_____可忽略不計,這樣的帶電體可以看成點電荷.
說明:點電荷是________,實際不存在.
3.元電荷:電子所帶電荷量 e=1.60 × 10-19C,實驗表明:所有帶電體的電荷量都是e的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稱為元電荷,
2.電荷量:電荷量是指_____________.單位是__________;物體不帶電實質是__________;物體帶電實質是______________;
1.兩種電荷:正電荷、負電荷
15.同學們在課外活動中發現植物的落葉在土壤里會逐漸腐爛,形成腐殖質。他們猜測落葉的腐爛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不同生態系統的土壤微生物分解能力不同,并設計了實驗進行驗證。
(1)實驗設計首先要遵循的是 原則和 原則。
(2)以帶有同種落葉的土壤為實驗材料,均分為A和B。實驗時A不做處理(自然狀態);B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的恒溫箱中滅菌1小時。B處理的目的是 。
(3)(2)中實驗的自變量是 ,因變量是 ,無關變量是 (至少寫出兩點)。
(4)如果同學們的猜測是正確的,若干天后(2)中B組的落葉 。(
(5)如果同學們用帶有相同量同種植物落葉的凍土苔原和熱帶雨林的等量土壤為實驗材料,分別模擬原生態系統的無機環境條件進行C組和D組的實驗,定期抽樣檢測樣品土壤中未腐爛的落葉的含量,請根據預期結果在上圖中繪出相應的曲線。
解析:由題意可知該實驗的目的是驗證落葉的腐爛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實驗的自變量是土壤中微生物的有無,因變量是落葉的腐爛程度。為遵循生物實驗設計的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所以應盡量減少無關變量對實驗的影響,如土壤溫度、濕度、pH、落葉的種類和大小等。在繪制曲線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明確橫坐標和縱坐標的意義,其中縱坐標為未腐爛的落葉量;②兩曲線的起點相同,注意縱坐標初始值不為0;③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兩曲線呈下降趨勢,且D組下降速度較C組快;④隨時間延長,微生物的數量增多,故兩曲線的下降趨勢是由慢到快。
答案:(1)單一變量 對照 (2)殺死土壤微生物,同時避免土壤理化性質的改變 (3)土壤微生物(作用)的有無 落葉的腐爛程度 土壤溫度、含水量、pH、落葉的種類和大小等(合理即可)
(4)腐爛程度小于對照組 (5)如圖
14.(2008·上海高考)下圖中甲表示一個海灘濕地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的食物關系。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在該生態系統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為消費者食物的生物是 。
(2)請根據甲圖中的生態系統,寫出乙圖中能量金字塔各營養級的所有生物名稱:① ;② ;③ 。
(3)有人研究該生態系統中食草蟲個體存活數與發育期的關系,如果如丙圖。從中可推知食草蟲死亡率最大的時期是 。
(4)沼蟹會破壞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進藻類生長。若在食草蟲幼蟲期噴灑只殺滅該蟲的含磷殺蟲劑,則蜘蛛數量將 。一段時間后大米草數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結果的可能原因是大米草死亡導致細菌數量增加,通過甲圖的 食物關系,引起沼蟹數量增加;同時因含磷殺蟲劑的使用,導致藻類數量增加,通過食物鏈 也會引起沼蟹數量增加,從而造成大米草數量不增反降。
(5)上述事實說明,人類活動會引起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減少,從而導致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 , 容易受到破壞。
解析:(1)分解者一般是指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圖中的細菌又是線蟲的食物。(2)能量金字塔含能量最多的應在金字塔的底層,隨著塔數的增加,能量逐漸減少,在生態系統中含能量越多的生物在食物鏈中所處的營養級越低,故①應有大米草、藻類,②應有線蟲、食草蟲、海螺,③應有沼蟹、蜘蛛。(3)個體存活數曲線在一齡幼蟲時期下降最迅速,可知在該時期死亡率最大。(4)食草蟲減少,蜘蛛也減少,因為蜘蛛以食草蟲為食。大米草數量不增反降,一方面是由于大米草死亡,細菌數量增加,線蟲數量也增加,從而使得沼蟹數量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含磷殺蟲劑的使用,使藻類數量增加,通過藻類→線蟲→沼蟹也會引起沼蟹數量增加,沼蟹數量增加會破壞大米草根系,因而大米草數量減少。(5)上述事實說明,人類活動會引起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減少,從而導致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下降,生態平衡容易受到破壞。
答案:(1)細菌 (2)藻類、大米草 食草蟲、線蟲、海螺 沼蟹、蜘蛛 (3)一齡幼蟲 (4)減少 細菌→線蟲→沼蟹(言之有理即可) 藻類→線蟲→沼蟹 (5)下降 生態平衡(生態系統)
13.下圖中的甲為某生態系統的食物網模式圖,乙為該生態系統中某一種群增長的曲線。請據圖分析回答以下問題。
(1)甲圖中該生態系統共有 條食物鏈,其中最長的食物鏈有 個營養級。
(2)提高該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的措施
是 。
(3)乙圖中在 點時,種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從該圖曲線的實際意義分析,如果在滅鼠時,殺死了一半老鼠,存活的老鼠會很快恢復到原來的數量,那么更有效的滅鼠辦法是 ,使環境的負載能力降低,從根本上限制老鼠的種群數量。
解析:甲圖中A是生產者,在5條食物鏈中,最長的食物鏈有5個營養級。在實際的生態系統中,種群數量達到環境容納量時,種群內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種群內的增長率等于零。欲使環境的負載能力降低,可從減少食物資源、空間、增加捕食者等方面考慮。
答案:(1)5 5 (2)適當增加各營養級生物的種類 (3)e 嚴密儲存食物、硬化地面、釋放天敵等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