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A、B兩個燒杯中分別盛有100mL3.0mol/L的鹽酸和燒堿溶液,向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Al粉,在相同條件下產生氣體的體積比A : B=2 : 5,則加入鋁粉的質量為 ( )
A、8.1g B、6.75g C、5.4g D、2.7 g
9.物質的量之比為2∶5的鋅與稀硝酸反應,若硝酸被還原的產物為N2O,反應結束后鋅沒有剩余,則該反應中被還原的硝酸與未被還原的硝酸的物
質的量之比是 ( )
A.1∶4 B.1∶5 C.2∶3 D.2∶5
8.已知:H2(g)+F2(g)===2HF(g);ΔH=-270 kJ/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氟化氫氣體分解生成氫氣和氟氣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B.1 mol H2與1 mol F2反應生成2 mol液態HF放出的熱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條件下1 mol H2與1 mol F2的能量總和大于2 mol HF氣體的能量
D.該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可用下圖來表示
7. 向含有0.078 mol FeCl2的溶液中通入0.009 mol Cl2,再加入含0.01 mol X2O的酸性溶液,使溶液中的Fe2+恰好全部被氧化.并使X2O還原為Xn+,則n的值為 ( )
A.2 B.3 C.4 D.5
6.已知膽礬溶于水時,溶液溫度降低.在室溫下將1 mol無水硫酸銅制成溶液時,放出熱量為Q1 kJ,而膽礬分解的熱化學方程式是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Q2 kJ/mol,則Q1與Q2的關系是 ( )
A.Q1<Q2 B. Q1>Q2 C.Q1=Q2 D.無法確定
5. 根據熱化學方程式S(l)+O2(g)===SO2(g);ΔH=-293.23 kJ/mol.分析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S(s)+O2(g)===SO2(g),反應放出的熱量大于293.23 kJ/mol
B.S(g)+O2(g)===SO2(g),反應放出的熱量小于293.23 kJ/mol
C.1 mol SO2的鍵能的總和大于1 mol 硫和1 mol 氧氣的鍵能之和
D.1 mol SO2的鍵能的總和小于1 mol 硫和1 mol 氧氣的鍵能之和
4. 在某澄清、透明的淺黃色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八種離子:H+、NH、Fe3+、Ba2+、Al3+、SO、HCO、I-,在檢驗方案設計時初步分析其溶液中最多可含離子(不包括OH-)有 ( )
A.4種 B.5種 C.6種 D.7種
3. 有下列幾種粒子:OH-、HCO、H+、NH、NH3,其中能在水溶液中
兩兩發生反應的共有 ( )
A.三組 B.四組 C.五組 D.六組
2. 將反應Mn2++BiO+H+―→MnO+Bi3++H2O配平后,H+的化學計 量數為 ( )
A.8 B.10 C.14 D.30
1. 目前有研究表明,過氧乙酸對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較好的殺菌作用,這主要是利用了過氧乙酸的 ( )
A.酸性 B.揮發性 C.還原性 D.強氧化性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