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作者在第七自然段中運用了哪些手法來描寫老婦人?這么寫有什么好處?(6分)
15.文章結尾處“永恒的光明”“另一種永恒的光明”的含義分別是什么?(4分)
14.作者在開篇先寫到俄羅斯街頭的雕像和幾座著名的東正教堂,這樣安排在文中有怎樣的作用?(6分)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寫在京師的所見所聞。今日揚州正如鮑照《蕪城賦》所寫情景的說法,引起作者極大關注和悲愴。這一段雖寥寥數語,但意蘊極為豐富,以下的觀察、記敘、議論、感慨均由此引發。
B.文章寫作者應請憑吊蜀崗,一路所見,故園酒肆,多依然如故,揚州“冶華”獨領江淮,不減當年。
C.文章寫士人、歌妓造訪,亦引起聯想而作今昔之比。目的是寫士風世情,作者雖已發現今昔之別,但也只能捕捉到昔時的流風余韻,并未發現如《蕪城賦》所寫的風雨飄搖、一片悲泣的凄慘現象。
D.作者由耳聞目睹.并且撫今追昔,想到以前看到的揚州的情景,體驗到揚州雖未敗殘,但已露衰落之跡,從而浮想聯翩,聯系個人身世,頗多盛衰之嘆。
非選擇題
(非選擇題共11小題,共120分)
②曉雨沐屋,瓦鱗鱗然,無零斷甓。 ③歸館,郡之士皆知余至,則大歡。
④江淮數十州縣治,無如此冶華也。 ⑤填委塞戶牖,居然嘉慶中故態。
⑥予之身世,雖乞糴,自信不遽死,其尚猶丁初秋也歟?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⑥
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作者認為“客言不實”的一組是
①卿知今日之揚州乎?讀鮑照《蕪城賦》,則遇之矣。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居禮曹,客有過者日 過:拜訪。
B.審視,玻璃五色具 審:仔細地。
C.余既信信,拿流風,捕余韻 既:既然。
D.嘗于此和友人宋翔風側艷詩 于:在。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