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電子、16電子和18電子的微粒之間的轉化關系;
1.化學工業(石灰工業、玻璃工業、氯堿工業、電鍍工業、合成氨工業生產、硫酸工業、石油化工、農副產品化工)及其用途;
【答案】(1) NH4++HCO3―+2OH―=NH3?H2O+CO32―+H2O
(2)1mol(3分) ; C2H6 (3分) ;沸點:HF>HCl 酸性HCl>HF
題型二 無機框圖推斷
以元素化合物知識為載體,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強調學科內綜合,命題時可能會結合概念理論、有機、實驗、計算等內容進行綜合設計和設問;答題時強調化學用語的正確表達,如元素符號、物質名稱、化學式、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等。命題可能會適當體現試題的開放性和發散性,同樣的信息答案卻不唯一,從而考查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
09預測:
熱點重點落實:
(4)①弱;若Z為強酸則在pH=7是剛好完全反應,體積消耗Z溶液12.5mL,而現在是13ml,說明生成的強堿弱酸鹽。 ②否 AB (5)CaC2+2H2O →C2H2↑+Ca(OH)2
【原創6】(15分)有X、Y、Z、W四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它們之間可以同時相互形成A2B2型、AB型、A2型、A22―型等具有相同電子數的微粒。
(1)當A2型微粒為空氣的主要成分時:
①寫出上述A22―型微粒電子式 _______________。
②寫出四種元素原子按5:1:1:3形成的離子化合物與足量NaOH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當A2型微粒為最活潑的單質時:
①1mol A2B2型化合物分解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
②任寫出一種具有相同電子的其他非極性分子的有機物化學式__________
③比較Z與W兩種元素的氫化物的沸點與水溶液的酸性。沸點________________酸性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是參考2007年全國Ⅱ卷26題和2009年考試大綱,創造設計的。本題的元素推斷以電子數為特征,重點以元素化合物知識為學科內綜合的載體,落實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化學計算。以“A2”型分子為突破口。常見的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A2型分子有5種:H2、N2、O2、F2、Cl2然后進行變換推導。如果當A2型微粒為空氣的主要成分時,可假設電子數為14,那么A2型分子為N2,AB型分子為CO,A2B2型分子為C2H2(電子數N相當于CH),因為制備乙炔的離子化合物碳化鈣中存在C22―離子也是14電子,所以X、Y、Z、W四種短周期元素依次為H、C、N、O。若為16電子,找不到A2B2微粒。當A2型微粒為最活潑的單質時,那么A2型分子為F2,則這些微粒的電子數為18,A2B2型分子為H2O2(電子數F相當于OH),O22―也是含有18電子,AB型分子為HCl,X、Y、Z、W四種短周期元素依次為H、O、F、Cl。
【答案】(1)C (2) (3)
E、I、G組成NaOH與E、F、I組成的一元酸Z中和,若Z為強酸,恰好反應(pH=7)時,消耗酸體積應該為12.5mL,而題中反應至中性時消耗Z的體積為13mL,所以生成強堿弱酸鹽。二者恰好反應的點位于AB區間。
①上圖能確定Z為 (“強”或“弱”)酸,理由是
②B點溶液呈中性,有人據此認為,在B點時W與Z恰好完全反應,這種看法是否正確? (選填“是”或“否”)。若不正確,則二者恰好完全反應的點是在AB區間還是BD區間內? 區間(若正確,此問不答)。
(5)寫出Q與R之間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解析】首先根據題給信息推斷元素。F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種類是所有元素中最多的,F為碳元素,F、H、I為同周期相鄰的三種元素,依次為碳、氮、氧。E、G同主族,I、G簡單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E為氫,G為鈉,K與F形成離子化合物Q,與碳元素形成離子化合物的元素為鈣,離子化合物為碳化鈣(Q),與水(R)反應生成乙炔。
六種元素原子半徑大小關系:Ca>Na>C>N>O>H,第三大為碳元素(回答元素符號),E與H組成陽離子NH4+(回答結構式),I、G組成含有兩種化學鍵的化合物Na2O2(回答電子式),Q與R反應制備乙炔(回答化學方程式)。
(4)下圖為常溫下向25mL 0.1 mol?L-1 由E、I、G組成的化合物W溶液中逐滴滴加0.2 mol?L-1E、F、I組成相對分子質量為60的一元酸Z溶液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曲線。
【解析】本題考查有機物組成與結構知識。100×53.33%÷16==3.33 130×53.33%÷16==4.33,所以分子中含有4個O原子,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4÷53.33%=120,計算碳氫原子個數(120-16×4)÷12=4……8,所以該有機物分子式為C4H8O4.根據分子不飽和程度知道,分子中最多含有一個不飽和鍵,所以最多含有一個碳氧雙鍵。
【答案】A
題型一 元素推斷
在高考題中通常有兩大類:一類是確定“指定幾種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形式,該類題一般是給出幾種元素的原子結構或性質特征,判斷它們形成化合物的形式。解此類題的方法思路是:定元素(熟練掌握1-20號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或相關的等電子陰陽簡單離子,一般出現較多的元素碳、氫、氧、氮、鈉、鎂、鋁,其次是硅、磷、氟、氯、硫、鈣),推價態(注意變價、無正價、無負價的特殊元素),想可能(聯想中學化學中最常見最典型的物質及化學反應),得化學式(注意化學符號書寫的規范);另一類是由“位構性”關系或元素化合物性質推斷元素,解該類題的方法思路是:抓住有效的突破口,要靈活運用分析歸納演繹的思維方法,快速準確解答,而且答題時要注意化學用語的規范。
利用元素周期表解答元素推斷題:最原始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把短周期的元素寫在稿子上去核對。重點掌握3種類型:文字推理型、表格型、實驗裝置兼表格推理綜合型。
【原創5】現有E、F、H、I、G、K六種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主族元素,且分屬四個不同周期,E、G同主族,F、H、I為同周期相鄰的三種元素,其中F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種類是所有元素中最多的,I、G簡單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K與F形成的離子化合物Q與E和I形成的常見共價化合物R之間的反應是實驗室常見的可燃氣體制備原理。(題中的字母只代表元素代號,與實際元素符號無關),請回答下列問題:
(1)E~K六種元素原子,原子半徑第三大的是 (填對應的元素符號,下同)。
(2)E與H兩種元素組成一種陽離子,該離子的結構式為 。
(3)I、G兩種元素組成含有兩種化學鍵的化合物,該化合物的電子式為 。
【原創4】某有機化合物A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于100,小于l30。經分析得知,其中碳和氫的質量分數之和為46.66%,其余為氧,則該化合物分子中最多含碳氧雙鍵的個數為( )
A.1 B.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