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10.貴州省貴陽一中月考)法國學者認為,18世紀中后期的西方“選擇了海洋”,中國“選擇了陸地”。不同的選擇對中國產生的影響不包括
A.被動挨打,主權淪喪 B.統治者固步自封,妄自尊大
C.制約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D.加速了西學東漸的進程
答案D
10.(2010.貴州省貴陽一中月考)“海船多漳、泉商賈貿易。于漳州則載絲線、漳紗、剪絨……泉州則載瓷器、紙張……福州則載大小干筍、香菇;回時載米、麥……售于廈門諸海口。”這段材料反應了清前期
①國內市場商品種類的增多 ②閉關政策的松弛 ③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的發展 ④商貿城市的興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答案B
9. (2010.貴州省貴陽一中月考) 2008年奧運會主會場是著名的“鳥巢”,它一方面閃爍著當代建筑科技創新的光輝,另一方面傳承者傳統建筑文化的深厚內涵。假如你要尋找關于中國古代建筑類的文獻資料,你可能參閱的有 ①《清明上河圖》 ②《營造法式》 ③《天工開物》
A.①② B.② C.①②③ D.②③
答案A
8. (2010.貴州省貴陽一中月考) “清明后,谷雨前,又種高粱又種棉”,“谷雨前,先種棉;谷雨后,種瓜豆。”下列關于這些諺語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清明、谷雨是二十四節氣里的兩個節氣 ②二十四節氣是北宋沈括制訂的
③這些說法沒有任何科學性可言 ④這些諺語是我國古代農民對生產經驗的總結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答案C
7、(2010.福建省三校期中聯考)學完“古代中國的中央集權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學就本單元內容分別擬定四個選題準備開展研究,這四個選題的研究最終將無法成功的是 ( )
A.《淺議我國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的創立者-大禹》
B.《趣談周武王與分封制》
C.《論隋唐三省制度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D.《論清代丞相與軍機大臣的權力制衡》
答案D
6.(2010.福建省三校期中聯考)關于中國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說:“氏于國,則齊魯秦吳;氏于謚,則文武成宣……氏于事,則巫乙匠陶。”由此類推,王、侯、公孫等姓氏應源自 ( )
A.族號 B.爵號 C.邑名 D.官名
答案B
5.(2010.福建省泉州七中期中考試)司馬遷在《史記》中寫到:“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這段材料告訴我們他獲取史料的一個重要方式是 ( )
A.文獻查閱 B.實地調查
C.道聽途說 D.考古發掘
答案B
4、(2010.福建省三校期中聯考)學完“古代中國的中央集權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學就本單元內容分別擬定四個選題準備開展研究,這四個選題的研究最終將無法成功的是 ( )
A.《淺議我國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的創立者-大禹》
B.《趣談周武王與分封制》
C.《論隋唐三省制度對中國歷史的影響》
D.《論清代丞相與軍機大臣的權力制衡》
答案D
3、(2010.福建省三校期中聯考)關于中國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說:“氏于國,則齊魯秦吳;氏于謚,則文武成宣……氏于事,則巫乙匠陶。”由此類推,王、侯、公孫等姓氏應源自 ( )
A.族號 B.爵號 C.邑名 D.官名
答案B
2、(2010.安徽省池州市七校調研考試) “半匹紅綾一丈綢,系向牛頭充炭值”(白居易《賣炭翁》)充分反映了
A、唐朝時還存在著以物易物的交換情況 B、官府對手工業的控制和對工匠的剝削
C、唐朝時以物易物是主要的交換手段 D、官府對利用特權對人民的巧取豪奪
答案D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