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年上海高考)年號是常用的紀年方式。它可以用來指稱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來表示歷史事件,如貞觀之治。下列選項符合后一種用法的是
A.辛亥革命 B.商鞅變法 C.靖康之變 D.光武中興
解析:C。辛亥是干支紀年。光武中興屬于皇帝(前者)。靖康之變所牽涉的皇帝是宋徽宗和宋欽宗,記錄的是歷史事件。
12.C 解題的關鍵抓住題干的時間限定,六安雙墩漢墓,青花瓷元朝時出現,不可能出現。
2.(10年安徽高考)安徽六安雙墩漢墓遺址被評為全國“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圖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該墓葬出土的是
A B C D
1.(10年四川高考)歷史學家陳寅恪指出:“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下列史實可以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①完善科舉程序 ②創立行省制度 ③強化文化政治 ④世俗文學興起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題關鍵詞是是“數千載發展,在宋元到達一個新高度”,只有②項是元朝的創新,不合題意。科舉制從隋朝產生,到宋朝在程序上分鄉試、省試、殿試三級,并實行糊名法防舞弊。“文化政治”是指儒家思想作統治思想及“文人治國”,從西漢武帝以來就有這種趨勢。世俗文學是指從從唐代傳奇到宋元話本、宋詞等。
2010年高考題
23. 根據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擬一段對話。(6分)
情景:一青年學生與一老教師相約登山,各負一行囊。學生要替老師背負。老師婉拒,學生堅持。
要求:(1)老師要說出婉拒的理由,學生要說出堅持的理由。
(2)符合情景與身份,語言得體。
老師婉拒說:
。
學生堅持說:
。
22.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選話題,另寫三句話,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句式與示例相同。(6分)
謙恭是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謙恭是一種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謙恭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
答:
。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