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圖8所示是沿東經106.5°我國局部地形剖面圖及氣溫、降水分布狀況,讀圖回答問題。(6分)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區名稱:
A (高原) C (山脈)
F (盆地) G (高原)
(2)F地形區內,與同緯度地區相比,冬季氣溫 (高、低),其主要原因是
。
46、下圖是我國東北滿洲里(49.5°N,117.5°E)--綏芬河(44.5°N,131°E)一線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7分)
(l)這條剖面線的走向是 。(1分)
(2)填出地形區名稱:C ;D 。(2分)
(3)寫出B地形所含的地理意義(至少四方面)。(4分)
① ;③ ;
③ ;④ 。
45、讀“我國四城市的1月和7月平均氣溫和年降水量圖”,回答下列問題:(共7分)
(1)1月我國氣溫分布特點是
。簡要分析其原因
(2)7月我國氣溫分布特點是 ,主要原因是 。
(4)我國降水量地區分布規律是 ,降水量季節分配特點是 。簡要分析產生上述特點的原因。
44、讀“我國某地區7月平均氣溫圖”,回答問題。(14分)
(1)A、B兩地所處的地形區分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簡述B地形區東西兩側降水量的差異及原因。
(3)分別簡述等溫線在E、F兩地的走向特點及原因。
43、讀下面我國局部地圖,完成下列問題:(6分)
(1)屬于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界線的山脈是 、
;屬于地勢中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的是
;0℃等溫線經過的山脈是 。(均填字母)
(2)山脈G東側的地形單元為 ,西側的地形單元為 。。
42、今年1月10日以來,我國中東部和南方地區出現了持續20多天的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給交通、電力、通信、農業等部門造成嚴重的損失。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讀圖,寫出圖中受本次災害影響最嚴重的部分省區的簡稱。(4分)
①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讀長江中下游12月1日至1月31日平均氣溫小于1℃最長連續日數歷年變化曲線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上一次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嚴重的低溫災害是1954-1955年
B.我國南方地區出現嚴重的低溫、雨雪災害的平均周期為53年
C.長江中下游12月1日至1月31日平均氣溫小于1℃最長連續日數平均約為5-10天
D.2007-2008年長江中下游12月1日至1月31日平均氣溫小于1℃最長連續日數較平均日數多出近10天
(3) 二月我國南方多數地區的最低氣溫都在-4。以上,但幾場大雪卻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樣的大雪在我國東北地區冬季經常出現,最低氣溫常都在一30。以下,卻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也沒有形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簡要分析其原因。(4分)
41、我國地理條件復雜,氣象災害種類多、分布廣、發生頻繁。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
(1)圖a陰影表示哪種氣象災害的多發地區,并分析形成該氣象災害的共同原因。(4分)
(2)闡釋圖b發生的地理現象及原因。(6分)
讀2006年第8號臺風“桑美”登陸示意圖,回答39-40題:
39.下列因素可能會增加沿海風暴潮強度的是( )
A、適逢天文大潮前后
B、我國正盛行西北季風
C、洋流和地轉偏向力
D、沿海珊瑚礁和紅樹林
40、按圖中路徑分析,特別需要做好臺風“桑美”防御工作的大陸省份是( )
A、臺 B、粵 C、閩 D、蘇
09屆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試卷
第二卷 (非選擇題 共6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
|
|
|
|
|
|
|
|
|
|
|
|
|
|
|
|
|
|
讀我國某地區簡圖,回答37-38題。
37.與圖中斜線所示區域的主要地質災害的形成
無關的因素是( )
A.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 B.現代地殼運動活躍
C.夏季降水多且強度大D.氣候溫暖濕潤植被良好
38.B處7月份盛行( )
A.東北風 B.西北風
C.東南風 D.西南風
讀“中國東部雨帶示意”圖。回答35-36題:
35、根據雨帶在I、Ⅲ地區的時間,可以推論,在一般年份,雨帶推移至上海地區的時間大致是: (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36、如在7月以后,雨帶仍未推移進入I地區.我國東部地區將可能產生災害的狀況是:( )
A、南旱北澇 B、南北皆旱
C、南澇北旱 D、南北皆澇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