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30、圓明園是我國古代園林和建筑藝術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聯軍大肆搶劫后焚毀,現在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址。20世紀80年代以來,關于圓明園遺址保護和重建方案的爭論充分展開,目前主要有原址整體復建、原址部分復建、遺址附近復建、異地重建等觀點。
你贊成上述哪種觀點?請從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傳承的角度闡述你的理由。(10分)
太 原 五 中
2010-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月考(9月)
高二政治(文)答卷紙
29、始于春秋時期的清明節至今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了。掃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
這種習俗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逐漸演變為更多的形式。2002年,共青團中央發起了“清明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民族魂”活動。8年來,參與人數從最初的100萬躍升到目前的1000多萬。將祭奠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聯網上,讓所有的親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時或隨時祭拜,這種文明和科學的祭拜方式,讓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試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結合以上材料,簡要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體現了傳統文化的什么特點?(4分)
(2)你是怎樣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變的?(6分)
28、根據漫畫(圖中蜘蛛上文字為“不良網站”),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漫畫反映了什么現象?(4分)
(2)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談談你對漫畫的認識。(6分)
27、材料一、下圖是幾屆世博會會徽圖:
材料二、
在主題為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會中,美國館主題為“擁抱挑戰”,俄羅斯館主題為“新俄羅斯:城市與人”;英國館主題為“傳承經典,鑄就未來”。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文化現象?(2分)
(2)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回答我們應如何認識這一現象。(8分)
26、《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戰略決策,適應文化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重大舉措,標志著文化產業已經上升為國家的戰略性產業。對于繁榮文化市場,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文化需求,提高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增強國際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請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振興文化產業的意義。(10分)
24、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我們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記憶被抹殺,歷史文脈被割裂,地域特點被淡化。而揚州通過古城復興改善人居,實現傳統文化載體與現代城市交相輝映的可持續發展思路,打造出一個充滿人文精神的揚州城。這啟示我們
A.文化繼承是發展的前提 B.傳統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傳統文化影響城市發展 D.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23、上海世博會不僅是一場世界文化盛會。假如你是一位世博志愿者,在服務過程中應當
①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②做各國文化的弘揚者、建設者
③尊重各國文化之間的差異 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天鵝湖》、《蝴蝶夫人》、《海盜》等一些國外名劇讓許多中國觀眾一飽眼福和耳福。而近年來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話題也越來越熱。從動畫片《中華小子》在法國熱播并獲得動畫大獎,到《于丹<論語>心得》版權被韓國人搶購,事例不勝枚舉。假如以此為話題,圍繞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意義寫一篇政治小論文,你認為比較合適的理論視角是 ①文化交流與綜合國力 ②文化傳播與文化發展 ③文化傳媒與文化發展 ④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