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書)2、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冷藏技術的發展擴展了市場
(講述)“要得富,先修路”這就是地區經濟發展所提出的區位要求。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大大縮短了產品運輸的時間,加上保鮮、冷藏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和農產品生產地在地域上出現分離,并逐漸形成跨地區以至世界性的農業區域專業化。
例如,我國北方冬季也可以吃到南方種植的反季節蔬菜;從世界范圍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國成為世界主要商品糧食生產國;荷蘭、丹麥、新西蘭等國成為世界主要的乳畜產品供應國;荷蘭的鮮花更是裝點著世界。
(教師小結)綜上所述,說明在進行農業區位選擇時,不僅要分析區位因素,更要分析其發展變化。另外,政府干預、國家的政策及其變化對農業生產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投影展示)分析影響下列事物變化的因素:
1、市場區位及需求的變化
(講述)市場區位及需求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突出。市場是最富變化的因素。市場的大小、區位,產品的價格,競爭對手以及政府鼓勵或抑制政策等,都從不同側面影響市場的需求量,進而影響農業區位。當市場上某種農產品供不應求時,這種農產品的經營規模就會擴大,反之經營規模就會縮小。例如,大家知道的近幾年不少農戶的桑樹栽了又砍、砍了又栽,就是蠶繭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在指揮著、調整著。
2、圍湖造田,毀林開荒。 (不合理。破壞水利,造成生態環境惡化)
(教師小結)可見,對自然因素進行改造,一定要以尊重自然規律為前提,根據當時當地的經濟技術條件,還要充分考慮投入產出比。
(承轉)一般情況下,一個地區的自然因素可以看做是相對不變的,而影響農業生產的社會經濟條件則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因而,農民對農業區位的選擇,更多的要考慮社會因素的發展變化。
1、丘陵陡坡修筑梯田,發展種植業。 (不合理。工程量大,且易造成水土流失)
1、充分利用
(講述)自然因素對農業區位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這些影響并非都是決定性的。人類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如培育良種、改良耕作制度等),增大農作物的適應性,擴大它的區位范圍,以達到充分利用自然的目的。
例如:我國將橡膠生產由熱帶向北推廣到北緯22°;雙季稻推廣到江淮平原;將小麥的種植高限擴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將油菜由長江流域“北移南遷”到黃淮海平原、遼寧、黑龍江以及華南地區。
(承轉)從另一個角度,我們也可以對不適宜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進行改造,減小不利因素的影響,進而影響農業區位。
6、近幾年來,本地在“退耕還林”的基礎上出現了一批“?柑之鄉”、“枇杷之鄉”,農業稅也沒有了,還享受一定金額的補貼。 (政策)
(承轉)根據影響農業生產的區位因素,各地區要根據各地的具體條件,因地制宜,合理進行農業的區位布局。
(投影練習)下列地區的農業生產活動與影響其布局的主導因素進行搭配:
A、古巴的甘蔗 (1)灌溉水源
B、黑龍江省的大豆 (2)炎熱的氣候
C、河西走廊的糧棉 (3)地形
D、橫斷山區立體農業 (4)市場的需求
E、江南丘陵的茶樹 (5)土壤
(承轉)自然條件對農業區位選擇有重要影響,但并不是決定性的,人們可以根據當時當地的經濟技術條件,對不適宜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進行改造,使之適宜發展農業。
(板書)二、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5、乳肉畜牧業、園藝業一般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地區。(交通)
4、成都市周圍形成大規模的蔬菜、乳、肉、禽、蛋的農業生產基地。 (市場)
3、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氣候都很寒冷,為何這兩個地區的農業類型不同?(地形)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