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組利用檢測氣壓變化的密閉裝置來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實驗設計如下。關閉活栓后,U型管右管液面高度變化反映瓶中氣體體積變化。實驗開始時將右管液面高度調至參考點,實驗中定時記錄右管液面高度相對于參考點的變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積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組右管液面變化,表示微生物吸收氧氣的量 |
B.乙組右管液面變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的CO2的釋放量和O2消耗量之間的差值 |
C.甲組右管液面升高,乙組不變,說明只有有氧呼吸 |
D.甲組右管液面不變,乙組下降,說明微生物進行乳酸發酵 |
D
解析試題分析:甲組實驗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有氧呼吸過程消耗氧氣,產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甲組右管液面變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氧氣的消耗量,A正確;乙組實驗裝置中無NaOH吸收二氧化碳,氣體的變化是氧氣計減少量與二氧化碳的生成量的綜合,因此乙組右管液面變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CO2的釋放量和O2消耗量之間的差值,B正確;甲組右管液面升高,說明細胞呼吸消耗氧氣,進行有氧呼吸,乙組不變,說明氧氣的消耗量與二氧化碳的釋放量相等,因此微生物只進行有氧呼吸,C正確;甲組右管液面不變,說明微生物不消耗氧氣,即進行無氧呼吸,乙組下降,說明二氧化碳的釋放量大于氧氣的消耗量,因此微生物進行酒精發酵,不是乳酸發酵,D錯誤.
考點:本題考查微生物呼吸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美國科學家2010年5月20日宣布,他們人工合成了一種名為蕈狀支原體的DNA,并將其植入另一個內部被掏空、名為山羊支原體的微生物體內,最終使植入人造DNA的微生物重新獲得生命,繁殖成世界上首個“人造細胞"。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該人造細胞的基本結構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擬核構成 |
B.該人造細胞的增殖方式為無絲分裂 |
C.該人造細胞的代謝方式與山羊支原體基本相同 |
D.該人造細胞具備的最基本生命特征是能夠進行獨立的新陳代謝活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已能運用基因工程技術,讓羊合成并分泌抗體。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技術將導致定向的變異 |
B.受精卵是理想的受體細胞 |
C.垂體分泌的催乳素能促進抗體的產生 |
D.可采用人工合成法獲得目的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在研究馬鈴薯塊莖無氧呼吸的產物時,設計了如下實驗:取新鮮馬鈴薯塊莖,洗凈,切成碎屑。向錐形瓶中放入適量的馬鈴薯塊莖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裝置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向錐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無氧環境 |
B.若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不變色,則說明馬鈴薯塊莖細胞進行的是酒精發酵 |
C.實驗前應對馬鈴薯塊莖碎屑消毒 |
D.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也可以換成澄清的石灰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學生利用新鮮菠菜葉進行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時,由于各組操作不同,出現了下列四種不同的層析結果。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甲可能誤用蒸餾水做提取液和層析液 |
B.乙可能是因為研磨時未加入SiO2 |
C.丙是正確操作得到的理想結果 |
D.丁可能是因為研磨時未加入Ca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養液,當通入不同濃度的O2時,產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圖所示,據圖中信息推斷錯誤的是( )
A.氧濃度為a時酵母菌沒有有氧呼吸,只進行無氧呼吸 |
B.當氧濃度為b和d時,酵母菌細胞呼吸的類型會不同 |
C.當氧濃度為c時,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為1∶2 |
D.a、b、c、d不同氧濃度下,細胞都產生[H]和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轉運過程。下列哪一項敘述是正確的( )
A.a表示發生質壁分離時水分子的主要移動方向 |
B.b表示麗藻細胞吸收K+的移動方向 |
C.c能解釋海帶內的碘的濃度比海水的碘的濃度高很多 |
D.海水鹽濃度較高,c可表示海水魚的鰓向外泌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神經遞質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的乙酰膽堿受體(AChR)結合,突觸后膜興奮,引起肌肉收縮。重癥肌無力患者體內該過程出現異常,其發病機理示意圖如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物質a作為抗原能激活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 |
B.抗a抗體與物質a的結合物不能被吞噬細胞清除 |
C.物質a引發的上述免疫過程屬于體液免疫 |
D.患者體內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的AChR特異性結合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比較生物膜和人工膜(雙層磷脂)對多種物質的通透性,結果如下圖。據此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生物膜上存在協助H2O通過的物質 |
B.生物膜對K+、Na+、Cl-的通透性具有選擇性 |
C.離子以易化(協助)擴散發生通過人工膜 |
D.分子的大小影響其通過人工膜的擴散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