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2010年5月20日宣布,他們人工合成了一種名為蕈狀支原體的DNA,并將其植入另一個內部被掏空、名為山羊支原體的微生物體內,最終使植入人造DNA的微生物重新獲得生命,繁殖成世界上首個“人造細胞"。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該人造細胞的基本結構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擬核構成 |
B.該人造細胞的增殖方式為無絲分裂 |
C.該人造細胞的代謝方式與山羊支原體基本相同 |
D.該人造細胞具備的最基本生命特征是能夠進行獨立的新陳代謝活動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有關下圖中某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形成該蛋白質時共脫掉126個水分子 |
B.該蛋白質含有兩條肽鏈 |
C.該蛋白質的R基中共含16個氨基 |
D.該蛋白質共有111個肽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近期,我國長江流域淡水豚類科考結果顯示,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大幅減少,全流域不足千頭,其數量比“國寶”大熊貓還稀少。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A.用樣方法調查江豚的種群密度 |
B.建立自然保護區是對江豚物種多樣性的保護 |
C.可依據江豚種群的年齡組成來預測其種群數量未來的變化 |
D.江豚種群的數量減少是因為形成了新物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某高等生物細胞某種分裂的兩個時期的結構模式圖,a、b表示染色體片段。下列關于兩圖敘述錯誤的是
A.圖1細胞處在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時期沒有遺傳物質復制 |
B.兩圖說明分裂過程中可能發生基因重組 |
C.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的分離不發生在兩圖所處的分裂時期 |
D.若兩圖來源于同一個卵原細胞,且圖2是卵細胞,則圖1是次級卵母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萊-尼二氏癥又稱為自毀容貌綜合癥,患者在發病時會毀壞自己的容貌,很少活到20歲以后,該病在男性中發病率為1/50000。已知某家族中系譜圖,其中Ⅰ-2不攜帶致病基因,Ⅱ-7和Ⅱ-8兩男性患有此病,則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自毀容貌綜合癥一定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
B.Ⅰ-1和Ⅱ-4的表現型相同,其基因型也一定相同 |
C.Ⅲ-9患病的概率為1/8,Ⅲ-10患病的概率小于1/8 |
D.若Ⅲ-9為男性與純合正常女性婚配,則其后代患病概率為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聚聯乙炔細胞膜識別器,它在接觸到細菌、病毒時可以發生顏色變化,用以檢測細菌和病毒。它是通過物理力把類似于細胞膜上具有分子識別功能的物質鑲嵌到聚聯乙炔囊泡中,組裝成納米尺寸的生物傳感器。這類被鑲嵌進去的物質很可能是
A.抗體 | B.運載體 | C.糖蛋白 | D.單鏈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我國科學家在實驗室里克隆魚時,將魚的體細胞核植入雌魚去核的卵細胞中,這個卵細胞可培育為克隆魚。根據此例,下圖中能正確表示動物克隆技術原理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研小組從埋藏在西伯利亞凍土的中成功地提取了DNA片段,將它注入到小鼠的胚胎中,并在這個胚胎形成軟骨和其它骨骼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下列對該項技術及應用前景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要將猛犸象的基因導入到某動物胚胎內,不能用病毒作為運載體 |
B.利用絕種動物的體細胞經組織培養可望獲得人們所需的器官 |
C.用上述提取的猛犸象基因替換小鼠細胞內的基因,通過克隆技術可以將已滅絕的猛犸象重新復活 |
D.猛犸象與小鼠共用一套遺傳密碼,它們合成蛋白質的方式基本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小組利用檢測氣壓變化的密閉裝置來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實驗設計如下。關閉活栓后,U型管右管液面高度變化反映瓶中氣體體積變化。實驗開始時將右管液面高度調至參考點,實驗中定時記錄右管液面高度相對于參考點的變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積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組右管液面變化,表示微生物吸收氧氣的量 |
B.乙組右管液面變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的CO2的釋放量和O2消耗量之間的差值 |
C.甲組右管液面升高,乙組不變,說明只有有氧呼吸 |
D.甲組右管液面不變,乙組下降,說明微生物進行乳酸發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