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在研究馬鈴薯塊莖無氧呼吸的產物時,設計了如下實驗:取新鮮馬鈴薯塊莖,洗凈,切成碎屑。向錐形瓶中放入適量的馬鈴薯塊莖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裝置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向錐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無氧環境 |
B.若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不變色,則說明馬鈴薯塊莖細胞進行的是酒精發酵 |
C.實驗前應對馬鈴薯塊莖碎屑消毒 |
D.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也可以換成澄清的石灰水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某高等生物細胞某種分裂的兩個時期的結構模式圖,a、b表示染色體片段。下列關于兩圖敘述錯誤的是
A.圖1細胞處在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時期沒有遺傳物質復制 |
B.兩圖說明分裂過程中可能發生基因重組 |
C.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的分離不發生在兩圖所處的分裂時期 |
D.若兩圖來源于同一個卵原細胞,且圖2是卵細胞,則圖1是次級卵母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研小組從埋藏在西伯利亞凍土的中成功地提取了DNA片段,將它注入到小鼠的胚胎中,并在這個胚胎形成軟骨和其它骨骼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下列對該項技術及應用前景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要將猛犸象的基因導入到某動物胚胎內,不能用病毒作為運載體 |
B.利用絕種動物的體細胞經組織培養可望獲得人們所需的器官 |
C.用上述提取的猛犸象基因替換小鼠細胞內的基因,通過克隆技術可以將已滅絕的猛犸象重新復活 |
D.猛犸象與小鼠共用一套遺傳密碼,它們合成蛋白質的方式基本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敘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
A.基因工程的操作水平是細胞水平 |
B.將人的干擾素基因重組到質粒后導入大腸桿菌,獲得能產生人干擾素的菌株屬于基因工程 |
C.限制性內切酶只在獲得目的基因時才用 |
D.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屬于基因突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表示某種植物的葉肉細胞中的A、B兩種細胞器及在這兩種細胞器中所進行的生理活動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細胞器內生理活動的強度小于B細胞器內生理活動的強度
B.A、B兩種細胞器都能產生ATP,產生的ATP都從細胞器中運出
C.圖示葉肉細胞中有有機物的積累,細胞能夠正常生長
D.改變光照強度一定會改變A細胞器中生理活動的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某綠色植物體內以葡萄糖作為底物的有氧呼吸過程模式圖,1~8表示相關物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催化1→2反應的酶存在于線粒體的基質中 |
B.4和7為同一種物質,在活細胞中含量最高 |
C.6可以來自葉綠體,3可以提供給葉綠體 |
D.產生8最多的是5與6之間的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小組利用檢測氣壓變化的密閉裝置來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實驗設計如下。關閉活栓后,U型管右管液面高度變化反映瓶中氣體體積變化。實驗開始時將右管液面高度調至參考點,實驗中定時記錄右管液面高度相對于參考點的變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積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組右管液面變化,表示微生物吸收氧氣的量 |
B.乙組右管液面變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的CO2的釋放量和O2消耗量之間的差值 |
C.甲組右管液面升高,乙組不變,說明只有有氧呼吸 |
D.甲組右管液面不變,乙組下降,說明微生物進行乳酸發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人體不同細胞的壽命和分裂能力不同(見下表),分析相關數據后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細胞種類 | 小腸上皮 細胞 | 平滑肌細胞 (分布于內臟器官) | 心肌 細胞 | 神經 細胞 | 白 細胞 |
壽命 | 1~2d | 很長 | 很長 | 很長 | 5~7d |
能否分裂 | 能 | 能 | 不能 | 絕大多數不能 | 不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用蛋白酶去除大腸桿菌核糖體的蛋白質,處理后的核糖體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脫水縮合反應,由此可推測核糖體中能催化該反應的物質是
A.蛋白酶 | B.RNA聚合酶 | C.RNA | D.逆轉錄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