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生物膜和人工膜(雙層磷脂)對多種物質的通透性,結果如下圖。據此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生物膜上存在協助H2O通過的物質 |
B.生物膜對K+、Na+、Cl-的通透性具有選擇性 |
C.離子以易化(協助)擴散發生通過人工膜 |
D.分子的大小影響其通過人工膜的擴散速率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小組利用檢測氣壓變化的密閉裝置來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實驗設計如下。關閉活栓后,U型管右管液面高度變化反映瓶中氣體體積變化。實驗開始時將右管液面高度調至參考點,實驗中定時記錄右管液面高度相對于參考點的變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積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組右管液面變化,表示微生物吸收氧氣的量 |
B.乙組右管液面變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的CO2的釋放量和O2消耗量之間的差值 |
C.甲組右管液面升高,乙組不變,說明只有有氧呼吸 |
D.甲組右管液面不變,乙組下降,說明微生物進行乳酸發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油菜物種甲(2n=20)與乙(2n=16)通過人工授粉雜交,獲得的幼胚經離體培養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處理丙的頂芽形成幼苗丁,待丁開花后自交獲得后代戊若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秋水仙素通過促進著絲點分裂,使染色體數目加倍 |
B.幼苗丁細胞分裂后期,可觀察到36或72條染色體 |
C.丙到丁發生的染色體變化,決定生物的進化方向 |
D.形成戊的過程未經過地理隔離,因而戊不是新物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用蛋白酶去除大腸桿菌核糖體的蛋白質,處理后的核糖體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脫水縮合反應,由此可推測核糖體中能催化該反應的物質是
A.蛋白酶 | B.RNA聚合酶 | C.RNA | D.逆轉錄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種蘭花有細長的花矩,花矩頂端貯存著花蜜,這種蘭花的傳粉需借助具有細長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過程中完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蛾口器的特征決定蘭花花矩變異的方向 |
B.花矩變長是蘭花新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
C.口器與花矩的相互適應是共同進化的結果 |
D.蛾的口器會因吸食花蜜而越變越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人體淋巴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胸腺中發育成熟的T淋巴細胞可參與細胞免疫 |
B.效應T淋巴細胞可攻擊被病原體感染的宿主細胞 |
C.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都是由造血干細胞發育成的 |
D.T細胞釋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細胞增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于線粒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線粒體外膜的蛋白質含量比內膜高 |
B.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的過程發生在線粒體基質中 |
C.成人心肌細胞中線粒體數量比腹肌細胞的多 |
D.哺乳動物精子中的線粒體聚集在其頭部和尾的基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性激素主要是由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 |
B.囊泡可以由內質網向高爾基體轉運 |
C.膜蛋白的形成與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有關 |
D.內質網既參與物質合成,也參與物質運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