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染色體數目變異,其中數目變異中又分為整倍性變異和非整倍性變異.
可遺傳變異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這些變異的遺傳物質均發生了改變.
解答 解:(1)正常六倍體小麥有42條染色體,而導入殺配子染色體后小麥染色體數目為43條,即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因此發生的變異屬于可遺傳的變異.
(2)圖中可育配子①的染色體組成為21W+1A,正常小麥產生的配子為21W,因此與正常小麥的配子受精后,發育的個體染色體組成為42W+1A.其減數分裂時同源染色體分離,則A染色體將隨機分配在細胞的一極,因此產生的配子中理論上至少有一半是正常可育的,即一般配子中含有A染色體.但是另有一部分不含A染色體的配子會致死(不育)或者雖然可育但是往往會發生染色體的結構(或缺失、易位)變異.
(3)科學家利用殺配子染色體導致小麥某些特定染色體缺失,能研究分析小麥的某些基因是否在缺失染色體上.在有絲分裂中期時,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因此科學家為了進一步確定半致死可育配子②與可育配子①在染色體數量與結構上有什么不同,可以選擇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愈傷組織細胞染色并用顯微鏡對比觀察.
故答案為:
(1)可遺傳 染色體數目發生了增加(1A)或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
(2)含有殺配子染色體(或含有1A 染色體) 結構(或缺失、易位)
(3)能 有絲分裂中
點評 本題以殺配子染色體為題材,考查了染色體變異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根據題干信息和題圖準確分析,明確染色體數目變異和結構變異均屬于可遺傳變異,識記有絲分裂中期是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最佳時期.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對草履蟲來說,細胞的衰老就是個體的衰老 | |
B. | 從總體上看,多細胞生物衰老的過程,也就是組成個體的細胞普遍衰老的過程 | |
C. | 多細胞生物體內的細胞,總有一部分處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狀態 | |
D. | 在衰老的生物體內,沒有細胞增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相同溫度條件下酶的催化速率總是遠高于無機催化劑 | |
B. | 酶能催化很多無機催化劑根本不能催化的復雜反應 | |
C. | 酶的催化不需要加熱但無機催化劑都需要加熱才反應 | |
D. | 酶能一定程度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而無機催化劑不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年份 | 1900 | 1910 | 1920 | 1930 | 1940 | 1950 | 1960 | 1970 |
基因A的頻率 | 0.99 | 0.81 | 0.64 | 0.49 | 0.36 | 0.25 | 0.16 | 0.10 |
基因a的頻率 | 0.01 | 0.19 | 0.36 | 0.51 | 0.64 | 0.75 | 0.84 | 0.90 |
A. | 分析表中數據可知該種群發生了進化 | |
B. | 生物遷入該環境前后,可能引發該地群落發生一次次生演替 | |
C. | 當地環境可能更適合隱性性狀的生物生存,若環境選擇方向不變,若干年后A基因頻率可能降至0 | |
D. | 遷入該環境后,該種群呈“J”型增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河北石家莊第二實驗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采集的卵母細胞,要體外經人工培養成熟后,才能與獲能的精子受精,以下原因不正確的是( )
A.卵子從輸卵管中沖出也要經歷類似精子獲能的過程
B.動物排出的卵子成熟程度不同
C.體外人工培養至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時,才算成熟
D.沖出的卵子還需要培養一段時間由小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胰島素分子中一條多肽鏈,其中有3個甘氨酸(結構式:NH2—CH2—COOH)且位于第1、8、23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多肽至少含有一個羧基(位于第1位)和一個氨基(位于第30位)
B.用特殊水解酶除去圖中3個甘氨酸,形成的產物比原多肽多5個氧原子
C.用特殊的水解酶選擇性除去圖中3個甘氨酸,形成的產物中有4條多肽
D.該多肽釋放到細胞外需要經過兩種細胞器的加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