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右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此判斷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乙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
C.要從乙的飽和溶液中得到乙,通常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
D.20℃時,甲、乙兩種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相等
6.塑料制品在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下列生活用品必須使用熱固性塑料的是 ( )
①雨衣 ②食品包裝袋 ③炒菜用鍋的手柄 ④電源插座 ⑤飲料瓶
A.①②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③④
5.下列有關能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氫能源沒有污染并且成本低,現已普遍使用
B.乙醇汽油既節約石油資源,又能促進農業發展
C.地球上天然氣儲量相當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D.核電站一旦發生泄露,放射性物質危害極大,因此應禁止使用核能
4.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
A.干冰在空氣中升華時周圍出現白霧 B.鐵銹與稀鹽酸反應溶液變成淺綠色
C.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D.碳還原氧化銅有銅生成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地球上的淡水資源非常豐富 B.氧氣能跟所有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C.氫氧化鈉可用來除去油污 D.生鐵是混合物而鋼是純凈物
2.物質的用途和性質密切相關。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
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B.金剛石作裝飾品 C.銅絲作導線 D.氫氣作高能燃料
1.下列變化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
A.食物腐敗 B.塑料降解 C.玻璃破碎 D.動物呼吸
29.(7分) 某班一次社會實踐活動是到連云港堿廠參觀,該廠主要產品之一是小蘇打(碳酸氫鈉)。參觀結束,同學們帶回一些化驗室里廢棄的小蘇打樣品,來測定其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假設該樣品中只含有氯化鈉一種雜質)。取樣品9.3 g逐滴加入稀鹽酸,生成CO2氣體的質量與滴加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右圖所示,求:(計算結果用百分數表示,保留到小數點后一位數字)
(1)樣品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
(2)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連云港市2009年高中段學校招生統一文化考試
28.(12分) 某化學興趣小組有一次活動的內容是:對一包干燥的紅色粉末組成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并回答有關問題。
[教師提醒]它由Cu 、Fe2O3 、Fe(OH)3三種固體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
[提出猜想]紅色粉末可能的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只有 Fe(OH)3 ④是Fe2O3 、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 、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 、Fe(OH)3的混合物
[資料獲悉](1)2Fe(OH)3 Fe2O3
+3H2O
(2)白色無水CuSO4遇水變藍
(3)Cu在FeCl3溶液中發生反應:2FeCl3+Cu 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質的性質不同設計實驗加以甄別,先分別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 、Cu等,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選擇適當的試劑和方法通過實驗探究其組成。
(裝置內空氣中的水蒸氣、CO2忽略不計)
[實驗探究]
(1)甲同學取適量紅色粉末裝入試管中,按圖28-1
進行實驗。結果無水CuSO4沒有變藍,從而排除
猜想中的 ▲ 。(填猜想中的序號)
(2)在甲同學實驗結論的基礎上,乙同學另取少量紅色粉末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稀鹽酸,振蕩后觀察,發現固體全部溶解,溶液變色。乙同學認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學認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認為 ▲ 的觀點正確(填“乙”或“丙”)。
(3)丁同學為進一步確定紅色粉末的組成,稱取該粉末5.0g裝入硬質玻璃管中,按圖28-2在通風櫥中進行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CO氣體,過一段時間后再加熱使其充分反應。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通CO氣體直至玻璃管冷卻。反應前后稱量相關裝置和物質的總質量,其數據如下表:
|
反應前 |
反應后 |
Ⅰ 組 |
玻璃管和紅色粉末的總質量為37.3 g |
玻璃管和固體物質的總質量為36.1 g |
Ⅱ 組 |
洗氣瓶和所盛溶液 的總質量為180.0 g |
洗氣瓶和瓶中物質 的總質量為183.1 g |
[交流討論]
(1)在裝置A中先通CO氣體的作用是 ▲ 。
(2)應該選擇 ▲ 組的實驗數據計算來確定紅色粉末的組成。最終計算結果表明:該紅色粉末的組成是猜想中的第 ▲ 組(填序號)。
(3)寫出A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實驗中觀察到A裝置中的現象為 ▲ 。
(4)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實驗停止加熱前是否需要先斷開A和B的連接處? ▲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 。
[反思評價] 戊同學指出:從環保角度,圖28-2裝置有嚴重不足之處。你認為應該如何改進? ▲ 。
[拓展延伸]有同學提出丁同學上述實驗中的CO還可以用H2代替,并將圖28-2中B裝置換成盛有堿石灰(生石灰和氫氧化鈉固體混合物)的干燥管,來確定該紅色粉末的組成,你認為是否可行? ▲ (填“可行”或“不可行”)。
27.(7分) 今年我市九年級化學實驗操作考查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簽確定考題,小華同學抽到的題目是“以雞蛋殼和稀鹽酸為原料制取CO2”。小華完成該實驗的部分操作過程如下圖所示:
(1)小華上述操作過程中有明顯錯誤的是 ▲ (填字母序號)。
(2)操作A中,小華松開手片刻后,看到燒杯內的導管中形成一段 ▲ ,證明裝置不漏氣。
(3)若要驗證雞蛋殼的主要成分CaCO3中的Ca2+,只要在反應后溶液中逐滴加入 ▲ 溶液,觀察到 ▲ 現象即可(雞蛋殼中的雜質不干擾反應現象)。若所加試劑正確,但實驗剛開始階段卻觀察不到應有的現象,則原因是 ▲ 。
(4)若將雞蛋殼換為鋅粒,利用上述實驗中涉及到的儀器和藥品可以制取另一種常見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