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分)框圖中的物質為初中化學所學的物質,其中屬于鹽的是H、C、M、N,屬于氧化物的是F、G;胃液中含有適量的A,可幫助消化;C是家庭中重要的調味品之-;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C物質是由 (選填“分子”、“原子”或 “離子”)構成的。
(2)A與鎂條反應能 (選填“放出”、“吸收”)熱量。
(3)寫出D的俗名: ;
寫出化學式:B N
(1)寫小G→M的化學方程式:
26.(5分);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配制10%的氫氧化鈉溶液、5%的鹽酸、,10%的鹽酸三種溶液。
(1)配制10%的鹽酸的步驟打:①稀釋 ②汁算 ③裝瓶并貼標簽 ④量取濃鹽酸和水。
其正確的順序為 (填序號)。
(2)打開濃鹽酸的試劑瓶時,看到試劑瓶口發生的現象是 。
(3)他們忘記了給配制的三瓶溶液貼上標簽,想對未貼標簽的三瓶溶液進行鑒別。老師只給他們提供了無色酚酞試液、試管和膠頭滴管,如果你是小組的成員,請用簡便的方法鑒別出三種溶液,并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25.(6分)化學就在我們身邊。
(1)現有下列四種物質;尿素、石油、汞、合成橡膠、請選擇相應的物質填空:
①可做汽車輪胎的材料是 ②溫度計中填充的液態金屬是
③可作氮肥的是 ④被稱為“工業的血液”的化石燃料是
(2)A物質常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屬。把一定質量的純凈物A和40 g的純凈物B在-定條件下按下圖所示充分反應,當B物質反應完時,可生成44g C物質和9 g D物質。
①參加反應的A物質的質量是 。
②A物質中各元素的質量比為 。
24.(6分)2009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與人類的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
請回答以下問題:
(1)生理鹽水中的溶劑是 。
(2)保護水環境、珍愛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下列做法有利于保護水資源的是 (填序號)。
A.大量使用化肥農藥 B.工業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3)在水蒸發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A.水分子不斷運動 B.水分子之間間隔不變
C.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質
(4)課外活動中,同學們玩起了以水為主題的“化學反應接龍”游戲。游戲的規則為:用前一個反應的一種生成物作為下一個反應的反應物,并按序號和要求的基本反應類型循環,如圖所示。仿照示例完成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示例:①分解反應:電解水2H2O2H2↑+O2↑
②置換反應
③化合反應
④復分解反應
23.(6分)從20世紀中葉開始,硅成了信息技術的關鍵材料,是目前應用最多的半導體材料。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地殼里各種元素的含量(質量分數)如右圖所示,其中表示硅元素的是
(填字母)。
(2)根據元素周期表可知,原子序數為6的碳原子和原子序數為14的硅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均為4,則常溫下硅的化學性質 (選瑣“活潑”、
“不活潑”)。
(3)制備硅半導體材料必須先得到高純硅,三氯甲硅烷(SiHCl3)還原法是當前制備高純硅的主要方法.生產過程示意如下:
①整個制備過程必須達到無水無氧。在H2還原SiHCl3過程中若混入O2 ,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②在生產過程中物質A可循環使用,A的化學式是 ;在生產過程中還有一種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是 。
22.(7分)某化學興趣小組用火柴、蠟燭、燒杯三種實驗材料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
[提出問題]物質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猜想與假設]1.有可燃物 2.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3.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設計與實驗]
[得出結論]猜想正確,燃燒必須同時滿足 個條件,只要破壞 個燃燒的 條件,就能達到滅火的目的。
[反思質疑門氫氣在氯氣中能燃燒。燃燒是否一定要有氧氣參加?
[查閱資料1]鎂條能在空氣中劇烈燃燒,也能在二氧化碳中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熱;細鐵絲可以在氯氣中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的熱,產生大量棕黃色的煙;磷能在氯氣中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的熱,產生大量的白色煙霧。
[表達與交流]根據上述內容和課本中對“燃燒”的描述,你認為
叫做燃燒。
[反思質疑2]根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為什么會“火星四射”?
[查閱資料2]含碳細鐵絲燃燒時,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氣體在熔融液態物質中形成氣泡,熔融液態物質因氣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現象。
[設計實驗]為了驗證細鐵絲在純氧中燃燒產生“火星四射”現象的原因,你設計的實驗方案是 。
21.(6分)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裝置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 ;② 。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
(3)寫出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
并據此選擇上圖中 (填字母)組裝一套制取于燥氧氣的裝置,收集氧氣時,驗滿
的方法是 。
20.下表中,對陳述I、Ⅱ的正確性及其有無因果關系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19.某固體樣品中除了含有在高溫-F不分解,也不與空氣成分反應的物質外,還可能含有 CaCO3 、CaO中的一種或兩種。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該固體的成分,稱量樣品m1 g,經 高溫充分煅燒并在干燥的保護氣中冷卻,至質量不再減輕為止,剩余固體的質量為m2 g。下列推斷不正確的是
18.下列各圖中“○”和“●”分別表示兩種質子數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兩種化合物組 成的混合物的圖是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