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放熱反應不需要加熱即可發生
B.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除了熱能外,還可以是光能、電能等
C.只要是酸堿中和反應一定是放熱反應
D.化學反應熱效應數值與參加反應的物質的多少有關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和加入催化劑都可以改變反應所需的活化能,增大化學反應速率
B.有效碰撞是指反應物活化分子間的碰撞。
C.增大壓強,可以使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增多,有效碰撞幾率增大。
D.焓就是指反應熱
6.反應4NH3(氣)+5O2(氣) 4NO(氣)+6H2O(氣)在10 L密閉容器中進行,半分鐘后,水蒸氣的物質的量增加了0.45
mol,則此反應的平均速率(反應物的消耗速率或產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為為
5.下列氧化反應屬于放熱反應的是
A.二氧化碳與赤熱的炭反應生成一氧化碳
B.葡萄糖在人體內氧化分解
C.H2 還原三氧化鎢
D.Ba(OH)2·8H2O與NH4Cl反應
4.已知汽車尾氣無害化處理反應為2NO(g)+2CO(g)N2(g)+2CO2(g)。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可使該反應的逆反應速率降低
B.使用高效催化劑可有效提高正反應速率
C.反應達到平衡后,NO的反應速率保持恒定
D.單位時間內消耗CO和CO2的物質的量相等時,反應達到平衡
3.中和熱測定實驗中,用50mL0.50mol/L鹽酸和50mL0.55mol/LNaOH進行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改用60mL 0.50mol/L鹽酸跟50mL 0.55 mol/L NaOH溶液進行反應,求出的中和熱數值和原來相同
B.用50mL0.50mol/L鹽酸和50mL0.55mol/LNaOH進行實驗比用50mL0.50mol/L鹽酸和50mL0.50mol/LNaOH測得的數值準確
C.酸堿混合時,量筒中NaOH溶液應緩緩倒入小燒杯中,不斷用玻璃棒攪拌
D.裝置中的大小燒杯之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溫隔熱、減少熱量損失
2.把鋁條放入盛有過量稀鹽酸的試管中,不影響氫氣產生的速率的因素是
A.鹽酸的濃度 B.鋁條的表面積
C.溶液的溫度 D.加少量Na2SO4
1.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氣質量的是
A.以煤等燃料作為主要生活燃料
B.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氫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C.鼓勵私人購買和使用汽車代替公交車
D.限制使用電動車
12.設A={x|x2-ax+a2-19=0},B={x|x2-5x+6=0},C={x|x2+2x-8=0}.
(1)A∩B=A∪B,求a的值;
(2)∅ A∩B,且A∩C=∅,求a的值;
(3)A∩B=A∩C≠∅,求a的值.
解:(1)因為A∩B=A∪B,所以A=B,又由對應系數相等可得a=5和a2-19=6同時成立,即a=5.
(2)由于B={2,3},C={-4,2},且∅A∩B,A∩C=∅,故只可能3∈A.此時a2-3a-10=0,
即a=5或a=-2,
由(1)可知,當a=5時,A=B={2,3},
此時A∩C≠∅,與已知矛盾,所以a=5舍去,故a=-2.
(3)由于B={2,3},C={-4,2},且A∩B=A∩C≠∅,
此時只可能2∈A,即a2-2a-15=0,
也即a=5或a=-3,
由(2)可知a=5不合題意,故a=-3.
11.(文)(2009·北京高考)設A是整數集的一個非空子集.對于k∈A,如果k-1∉A,且k+
1∉A,那么稱k是A的一個“孤立元”.給定S={1,2,3,4,5,6,7,8},由S的3個元素構成的所有集合中,不含“孤立元”的集合共有 個.
解析:依題可知,由S的3個元素構成的所有集合中,不含“孤立元”,這三個元素一定是相連的三個數.故這樣的集合共有6個.
答案:6
(理)對任意兩個集合M、N,定義:M-N={x|x∈M且x∉N},M*N=(M-N)∪(N-M),設M={y|y=x2,x∈R},N={y|y=3sinx,x∈R},則M*N= .
解析:依題意有M=[0,+∞),N=[-3,3],
所以M-N=(3,+∞),N-M=[-3,0),
故M*N=(M-N)∪(N-M)=[-3,0)∪(3,+∞).
答案:[-3,0)∪(3,+∞)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