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高考語言表達題主要有下列三個特點:
1.堅持考查實用的語言能力
這可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語言表達的話題來自于現實生活,所給的語言材料也是來自現實,而極少書卷氣;二是著重考查基本的語言表達技能,如擴寫語句、壓縮語段,選用、仿用、變換句式等等。最典型的例子恐怕要算2003年的第25題了。
例:仿照示例,改寫下列兩條提示語,使之親切友善,生動而不失原意。
提示語:(公園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許亂扔垃圾。
改寫為:除了記憶什么也不帶走,除了腳印什么也別留下。
(1)提示語:(教學樓內)禁止喧嘩,不許打鬧
改寫為:
(2)提示語:(閱覽室里)報刊不得帶出,違者罰款
改寫為:
這樣的話題,這樣的語言材料,每一名高中生都會遇到;這樣的改寫要求,其中包含的說話人和受話人之間的平等意識,更是時時處處都能遇到。其考查實用的語言能力的特點,恐怕是不用多說的了。至于本題如何解答,在分項陳述中已說過,這里不再重復。
3.(1)C(A項雜糅,刪去“才能勝任”;B邏輯錯誤,只有原因,無結果,應補出“結果”;D語序不當,后一分句應改為“此舉引起民航局有關部門的注意”)
(2)A(B項“盡管”與“何其”搭配不當。何其,多么,帶有不以為然的口氣,應將“何其”改為“相當”。C項“同期相比”與“同比”重復,刪“同比”。D項搭配不當,“廓清”不能與“道德”搭配,可改“的道德”為“錯誤說法”)
(3)B(A重復,應刪“朋友”后的“們”字。C項殘缺,“造成”缺賓語,應在“空虛”后加上“的不良后果”。D項雜糅,應刪去“比較”)
(4)B(A搭配不當,“因私出國”后應加上“人數”。C項殘缺,變化“后應加”“時期”。D項詞序不當,應為“農業發展了,農民富裕了,農村進步了”)
(5)B(A項殘缺“……大使館”加上“爆炸案”。C項搭配不當,應將“抒發”改為“表達”。D項雜糅,應刪去“是行之有效的辦法”或刪去“考生平時應”)
(6)A(B項前兩句失去照應,第2句應改為“關鍵是用知識武裝大家”。C項錯用關聯詞,“不管”應改為“盡管”。D項兩個分句之間的關系不相應,后句應改為“就很難在學習上取得成功”)
2.A(B項殘缺,在第二分句“那么”后應補上主語“這種做法”或“專業繪畫知識”作主語;C項搭配不當,“市民卡”不能“享受……”;D項后一分句雜糅)
1.C(A項“成都市龍泉驛區……齊聚于此”為雜糅;B“設立”與“人員”搭配不當;D不合邏輯,又“慶功”與“輸”相沖突)
2.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在政協經濟界部分委員的座談會上,不少委員認為,發展民營經濟的關鍵在于體制
改革,在于政策的“一視同仁”。
B.如果美術工作者看不到兒童自身發展的主動性,過早地讓他們接受專業繪畫知識,
那么就會變成束縛兒童發展的枷鎖。
C.將于7月份推出的“市民卡”除包含現行“社保卡”所具有的醫療、養老等保險功
能外,還可享受各類公共服務。
D.我們班是學校的先進集體,涌現了很多“三好”學生成了大家學習的榜樣。
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成都市龍泉驛區今明兩年遷進成都大學、四川川劇學校、四川信息技術學院等院校
齊聚于此,不僅增添其文化氛圍,而且還帶來幾萬時尚消費者。
B.為了追回不歸國留學生的貸款,該國政府曾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設立了許多
追款機構和人員。
C.虛擬現實技術用有力的證據再次表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發展,
將使人類掌握更多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D.無論中國隊輸贏與否,當地華僑組織都將在比賽結束之后,為中國隊舉辦盛大的慶
功宴會。
3.盡量多用短句
用一個意思可以用長句來表達,也可以用短句來表達,但效果不一,各有其用。從高中生寫作來說,如果駕馭長句的能力不足,就應盡量少用長句,多用短句,以免出現病句而被扣分。
2.注意變式句
以上所舉例多的常式句,不要因此而將變式句誤判為病句。變式句是指各種倒裝句,包括主謂倒裝、狀語后置、定語后置。這樣的變式句是寫作者為了追求特定的表達效果而特意造出來的句子,它自然不是病句。
如:當他吃罷早飯的時候,春雨又下起來了,淅淅瀝瀝地。
這一句是把狀語“淅淅瀝瀝”移到了句后,起突出狀語的作用。一般說來,使用變式句往往有強調某個成分的作用,語氣比常式句強烈。
啟示主要有以下三點:
1.用來辨別語法病句
在第一輪復習中,我們在“辨析并修改病句”這一講中說,高考要求辨析的病句以語法病句為主,語意性、邏輯性病句為輔,并介紹了用“緊縮法”來辨析語法病句。所謂“緊縮法”實際就是通過找主干,用語法分析來辨別結構是否殘缺,成分是否搭配恰當、句子成分排列是否合理,句子結構形式是否單一等。本講所列長句運用中的語法原則,從正面闡述長句運用的原則,換一個角度告訴大家檢查語法病的方法。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