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10年全國卷2)圖3是反映古巴導彈危機的漫畫。漫畫中的兩個人物是蘇聯領 導人赫魯曉夫(左)與美國總統肯尼迪。從漫畫中可以提取的正確歷史信息是
A.美蘇兩國力量平衡
B.美蘇兩國相互制衡
C.蘇聯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動權
D.美國擁有制約蘇聯的絕對實力
[解析]B 通過所學知識可知和漫畫分析,表面上古巴導彈危機優勢在美方,故“美蘇兩國力量平衡”不符合史實,排除A;這一階段美蘇均擁有核武器,同時通過漫畫中的畫面,赫魯曉夫額頭大顆大顆的汗滴滾淌下來,在掰手腕中優勢在肯尼迪,也可以排除C項;但從美蘇爭霸的史實來看,美蘇沒有一方在任何時候有絕對實力壓倒另一方,雙方是相互制約的關系,故排除D項,正確答案為B。
3.(2010年福建卷)1961年,為尋求穩定和平的發展道路,不結盟運動興起。這一運動
A.標志著區域合作進入新階段
B.推動國際政治力量向多極化方向轉化
C.動搖了美蘇的霸權地位
D.促進了世界政治、經濟一體化
[解析]B 此題考查不結盟運動興起的影響,相對比較容易選出B。
2.(2010年福建卷)《華盛頓郵報》在某一時期陸續刊登了幾篇新聞評論,其標題分別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機會嗎?”、“西方的援助應當使蘇聯實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學對俄國如何走向資本主義觀點不一”。由此推斷,該時期是
A.赫魯曉夫執政時期 B.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
C.戈爾巴喬夫執政時期 D.普京執政時期
[解析]C 此題是情景再現題,干擾項主要在于D,根據評論可知該時期蘇聯與西方關系改善,思想活躍,反映了戈爾巴喬夫新思維外交和民主社會主義代替科學社會主義的執政理念和影響。根據使蘇聯實行改造和俄國如何走向資本主義等信息說明是發生在巨變前。
說明:本資料精選全國各地高考真題和全國新課標地區名校月考、聯考、大市模擬試題,對備戰2011年高考具有較好的指導作用。
1.(2010年廣東卷)1959年,美國國家展覽會在莫斯科舉辦。對于榨汁機和洗碗機等展品,赫魯曉夫表示工人階級決不會購買這些無用的小器具,當場引起了美國副總統尼克松的反對。這反映了當時
A.美蘇冷戰的重點從軍事領域轉向經濟領域
B.美國霸主地位動搖.急需打開蘇聯市場
C.蘇聯輕工業發達,不需要進口這些器具
D.經濟文化交流沒有改變兩國意識形態的對立
[解析]D 1959年,正值美蘇爭霸時期,從材料中兩位總統的言辭可以看出,展覽會上經濟文化交流并沒有改變兩國意識形態的對立態度。A說法與材料無關;美國霸主地位動搖在1973年,B項錯誤;蘇聯重工業發達,輕工業落后, C項也排除。故正確答案選D。
19.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①人造剛玉溶點很高,可用作高級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②化學家采用瑪瑙研缽摩擦固體反應物進行無溶劑合成,瑪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 ③提前建成的三峽大壩使用權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鹽材料 ④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涂加氧化亞銅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變化眼科來保護眼睛 ⑤太陽能電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應用有利于環保、節能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③④⑤ D ③⑤ 20.下列不屬于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的是( ) A、Al2O3陶瓷 B、光導纖維 C、氮化硅陶瓷 D、玻璃纖維 21.將二氧化碳通入下列物質的溶液中不與其反應的是( ) ①Na2CO3 ②Na2SiO3 ③NaAlO2
④C6H5Ona ⑤Ca(ClO)2 ⑥CaCl2 ⑦CaCO3 A.①③④⑤⑥ B.①和⑥ C.只有① D.只有⑥ 22.下列各組離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a2+、SO42-、H+、HCO3- B.H+、NO3-、Cl-、SiO32- C.K+、HCO3-、Na+、OH- D. K+、Na+、CO32-、SiO32- 23.人類已知的化合物,種類最多的是( ) A.第ⅡA族元素的化合物 B.第ⅢA族元素的化合物 C.第ⅣA族元素的化合物 D.第ⅤA族元素的化合物 24.實驗室保存下列化學試劑的方法有錯誤的是 ( )
A、 水玻璃保存在用橡皮塞的試劑瓶中
B、氫氟酸保存在磨口試劑瓶中 C、固體燒堿放在廣口塑料瓶中并且塑料蓋蓋嚴
D、液溴密封盛放在棕色瓶中,液面放一層水 25.下列對碳的同素異形體金剛石、石墨、C60。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熔點:金剛石>石墨>C60 B.沸點:金剛石=石墨>C60 C.在一定的條件下與O2反應生成CO2 D.在一定的條件下它們可以相互轉化 2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硅在自然界中沒有游離態,只有化合態 B.在晶體硅中,每個硅原子與另外四個硅原子結合,形成正四面體的空間網狀晶體 C.在Si02晶體中,每個Si原子與四個氧原子結合,每個氧原子與兩個硅原子結合 D.原硅酸比硅酸穩定 27.鉛的氧化物較多,其中Pb3O4是鉛的最高價氧化物和最低價氧化物形成的復雜氧化物,
在Pb3O4中,其最高價氧化物和最低價氧化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1:1 B、1:2 C、2:1 D、無法確定
17.人類進入信息社會,光導纖維是傳遞信息的重要材料,光導纖維屬于( ) A、碳酸鹽 B、金屬材料 C、陶瓷材料 D、無機非金屬材料 18.用4種溶液進行實驗,下表中“操作及現象”與“溶液”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
選項 |
操作及現象 |
溶液 |
A |
通入CO2,溶液變渾濁。再升高至65℃以上,溶液變澄清。 |
C6H5ONa溶液 |
B |
通入CO2,溶液變渾濁。繼續通CO2至過量,渾濁消失。 |
Na2SiO3溶液 |
C |
通入CO2,溶液變渾濁。再加入品紅溶液,紅色褪去。 |
Ca(ClO)2溶液 |
D |
通入CO2,溶液變渾濁。繼續通CO2至過量,渾濁消失。
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變渾濁。 |
Ca(OH)2溶液 |
16.符合下列條件的溶液中,一定是堿性溶液的是( )
A.能與NH4Cl溶液反應 B.能使甲基橙變色
C.遇Mg(NO3)2溶液產生沉淀 D.與Si、Al反應均產生氣體
15.根據“穩定島假說”,元素周期表的最終界限可能在175號左右,科學家預測114號元素為“類鉛”,下列有關它的性質的預測中,錯誤的是( )
A.它的硬度小,熔點低 B.它的+4價氯化物具有強還原性
C.它的金屬性比鉛強
D.電解它的硝酸鹽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時,它在陰極首先析出
14.已知碳酸中c(CO32-)比偏鋁酸中c(AlO2-)大得多,則下列推論中正確的是( )
A.通入CO2于AlO2-溶液中,有CO32-生成
B.含CO32-的溶液易使Al(OH)3變成AlO2-
C.HCO3-只能與Al3+反應而不能和AlO2-反應
D.NH4+、AlO2-和HCO3-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13.在晶體硅中,由硅原子構成的最小環為六元環,則平均每個六元環所具有的硅原子數為:
A.6個 B.3個 C.1.5個 D.0.5個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