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亞洲革命風暴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工業革命的迅速發展
B、社會生產力迅速提高
C、資本主義列強對亞洲的殖民掠奪
D、亞洲各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2、19世紀上半期,在完全淪為殖民地的亞洲國家中,不包括
A、新加坡 B、印度尼西亞
C、伊朗 D、印度
3、亞洲革命風暴最突出的特點是
A、波及東亞、西亞、南亞廣大地區
B、 大多具有反對殖民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性質
C、 由農民領袖或封建王公貴族領導
D、起義軍都打著宗教的旗號
4、印度尼西亞人民起義抗擊的殖民者是
A、英國 B、法國
C、西班牙 D、荷蘭
5、把亞洲革命風暴推向頂點的起義包括
①阿富汗反英起義 ②伊朗巴布教徒起義
③中國太平天國運動 ④印度民族大起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A、英國的高壓政策
B、 印度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C、 印度土兵反英的情緒高漲
D、印度各階層民族意識的日益覺醒
7、印度民族大起義的領導階層是
A、封建王公階層
B、 農民階級
C、 土兵
D、手工業者
☆8、在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打擊下,英國宣布印度由英國政府直接管理,這突出反映了
A、印度開始淪為英國的直轄殖民地
B、 英國開始改變在印度的統治政策
C、 英國政府在與東印度公司的斗爭中獲勝
D、英國不得不放松對印度的殖民統治
9、印度民族大起義和中國太平天國運動
A、領導階級相同
B、 都是以反封建統治為主
C、 都以反殖民統治為主
D、都與宗教因素有關
10、亞洲革命風暴遭受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A、起義軍缺乏統一的領導 B、起義軍內部出現分裂
C、國內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D、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
2、亞洲革命風暴遭到失敗主要是由于(2000年廣東卷)
A、王公貴族掌握領導權 B、力量對比過于懸殊
C、未形成進步的斗爭綱領 D、斗爭較為分散
[解題點撥]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把亞洲革命風暴置于19世紀中期國際大背景下分析,理解其具有的反殖反封雙重屬性,失敗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進階級領導,因而也就未形成進步的斗爭綱領。
答案:C
1、在印度民族大起義中(1999年全國卷)
A、起義軍攻占了印度河及恒河流域的大片地區
B、起義軍向印度皇帝提出了自治的要求
C、起義軍中的伊斯蘭教徒與印度教徒分別打了多次勝仗
D、起義軍的領導權被封建王公把持
[解題點撥]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時間的再認能力。起義未波及印度河流域,A項排除;以印度皇帝為代表的封建地主因特權和地產受損而參加起義行列,并未提出自治要求,B項排除;伊斯蘭教徒和印度教徒并肩作戰,并沒有兩個戰場之分,分別打了多次勝仗,也不成立,所以C項也排除。
答案:D
2.難點分析:印度人民大起義失敗的原因是難點。英國殖民當局采取的軍事鎮壓和分化瓦解的反革命策略,使印度民族大起義遭到失敗。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分析英國殖民當局分化瓦解起義陣營策略的罪惡陰謀。
1.重點分析:(1)歐洲列強加緊侵略亞洲的目的、方式及其危害是重點。隨著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革命的迅速展開,資本主義列強出于對海外市場和原料的迫切需求,加強了對亞洲的侵略活動,亞洲眾多國家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這種情況下,亞洲人民開始進行爭取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的斗爭。學習這一內容,有助于學生了解資本主義發展不同階段的政治經濟特點,以及在不同階段對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侵略情況。能夠使學生更加認清資本主義發展的本質。(2)印度人民大起義的性質和作用是重點。印度人民起義是亞洲革命風暴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次民族解放運動。工業革命后,英國對印度殖民統治方式和剝削方式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后果,印度社會各階層最終聯合起來進行了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斗爭。印度人民起義突出體現了亞洲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不畏強暴,要求改變現狀的決心和勇氣。學習這一內容,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本節其它內容。
|
![]() |
|||
|
亞
|
|
命
風
暴
|
||||
![]() |
||||
![]() ![]() |
(三)、 問答題
12、概述克里米亞戰爭爆發的原因、性質及其影響。
第六節 亞洲革命風暴
(一)、單項選擇題
1、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列強加強了對外擴張的主要原因
A、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強
B、客觀上東西方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
C、列強加緊了勢力范圍的爭奪
D、要求開拓更大的世界市場
☆2、18世紀以來,沙俄侵占的地區包括
①芬蘭 ②外高加索 ③阿富汗 ④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19世紀上半期,西方資本主義列強打開亞洲國家大門的主要方式是
A、以文化宗教侵略為主
B、以廉價商品,配以炮艦
C、修建鐵路,掠奪資源
D、開辦銀行,發放貸款
4、導致英俄兩國對外擴張的目標和方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對外政策不同
B、經濟實力不同
C、軍事實力不同
D、資本主義發展水平不同
5、19世紀上半期,沒有在亞洲進行侵略擴張的是
A、美國 B、法國 C、英國 D、日本
6、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建立的表現包括
①一些國家通過革命或改革進入資本主義階段
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力量大為增強,形成了世界市場
③西方列強加強了對外擴張,控制了世界大部分地區
④封建勢力在世界上面臨衰亡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7、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這一歷史概念的準確含義是指
A、資本主義國家對殖民地半殖民地進行掠奪、剝削和壓迫的政治經濟體系
B、全世界的掠奪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資本主義國家間相互連接的經濟體系
C、世界上資本主義國家和非資本主義國家通過經濟聯系形成的統一經濟整體
D、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與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經濟結合體
8、俄國參加克里米亞戰爭的直接目的是
A、借對外戰爭來緩解國內矛盾
B、將勢力擴張到地中海
C、與英國爭奪歐洲霸權
D、扼住英國通往印度的通道
9、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和日俄戰爭中戰敗的共同原因是
A、俄國面臨著農奴制的嚴重危機
B、 在戰爭過程中孤立無援
C、統治腐敗,國內階級矛盾尖銳
D、 國內爆發了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
10、下列有關克里米亞戰爭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迫使俄國放棄向南擴張的野心
②使俄國“歐洲憲兵”的作用減弱
③提高了法國在歐洲的地位
④使英法之間的矛盾得以解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