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上海的部分交通線路上已開始使用“非接觸式IC卡”,該卡應用到物理學上的電磁感應原理。持卡者只要將卡在車門口的一臺機器前晃一晃,機器就能發出通過的信號。(1999年上海保送生試題)
請回答:
⑴電磁感應現象是誰最早發現的?
⑵這一發現與哪次科技革命有關?
⑶這次科技革命是如何影響資本主義世界的?
[解題點撥]
本題第一、二兩問考查的是學生再認再現歷史事實的能力,只要掌握工業革命基本史實即可。第三問是考查再認、歸納和概括的能力,解此問要從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關系方面著手考慮。
答案:
⑴法拉第
⑵第二次
⑶科學技術的發展為資本主義世界帶來了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和更加進步的社會文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生產和資本迅速集中,為壟斷組織的產生創造條件。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帝國主義掀起瓜分殖民地的狂潮。
1、恩格斯說:“科學是一種在歷史發展中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請結合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或稱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關史實,回答下列問題。(2000年上海高考題)
⑴兩次工業革命中出現了哪些新興的工業部門?(各舉兩例)
⑵兩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
生產力方面:
社會關系方面:
國際格局方面:
⑶兩次工業革命分別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
[解題點撥]
本題第一、二兩問考查的是學生再認再現歷史史實的能力,第三問考查的是分析、歸納和概括的能力。解此題的關鍵是把握中國歷史階段特征,聯系世界發展的趨勢,從宏觀方面進行歸納概括。
答案:
⑴第一次工業革命:棉紡織業;機器制造業;交通運輸業。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工業;鋼鐵工業;化學工業。
⑵生產力方面:第一次工業革命大機器生產出現,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英國成為“世界工廠”;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社會關系方面:第一次工業革命①近代兩大對立階級形成②英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終確立;第二次工業革命①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形成壟斷組織②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國際格局方面:第一次工業革命造成先進的西方和落后的東方的格局;第二次工業革命,東西方的經濟聯系更加密切,但東西方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⑶對中國的影響:第一次工業革命①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后,歐美列強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中國近代工業產生③先進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科學技術。第二次工業革命①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后,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③中國人救亡圖存運動高漲。
2.難點分析:本節難點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和主要帝國主義國家的特點。對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學生往往只停留在教材的字面分析,難于深入理解其深層含義。對主要帝國主義國家的特點,由于知識點比較多,學生容易陷入死記硬背的模式,忽略理解分析。
1.重點分析:本節重點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壟斷組織的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時的經濟特征。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是對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深層次分析,它反映了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即歷史發展的規律性,這是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的重要方面,因此,這部分內容應作為教學重點內容之一。壟斷組織的形成,就其內容來說,它是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轉折時期,它使現代意義的資本主義經濟模式基本定型,它對以后資本主義的發展乃至世界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應讓學生重點掌握的內容。就其能力要求來說,它需要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進行分析,才能對這一時期的歷史現象形成正確的認識。因此,這部分內容也應作為教學重點內容之一。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階段體現出的不同特征,對整個世界進程產生了直接的重要的影響,就其內容來說,是應該讓學生重點掌握的知識;就方法來講,指導學生用分類、聯系、概括等方法來掌握重要知識,以避免死記硬背,既可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同時,又可培養學生的能力。因此,這部分內容也是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
電力的廣泛應用____________________
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__________
內容
新通訊手段的發明__________________
化學工業的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條件__________
技術來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濟條件__________ 新特點 興起范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
在德日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技術條件______
生產力迅速發展
社會條件__________
影響
簡況_____________
評價_____________
☆33、比較早期資產階級和19世紀七十年代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異同,并指出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幾種形式?
34、英國、法國、俄國和美國在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中各用什么方式來解決土地問題的?各國土地問題的解決對其資本主義發展有何作用?
第四章 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
第一節 第二次工業革命
30、美國西進運動與中國當前進行的西部大開發的相似之處是
①由沿海向內地開發 ②國家都給予政策優惠加以扶持
③利用西部的自然資源優勢和巨大的市場潛力,開拓國內市場
④為了更好地發展資本主義經濟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
29、亞洲革命風暴中,印度人民把斗爭對象指向殖民統治,而中國人民則指向本國封建勢力。這一點主要是由于兩國下列的哪方面差異引起的
A、社會性質 B、革命任務 C、社會主要矛盾 D、領導階級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