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答題
12、結合史實分析近代拉丁美洲貧窮落后的根源,并說明墨西哥是怎樣從民族獨立革命發展到資產階級革命的。
第四節 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展和列寧主義的誕生
(二)、材料解析題
11、材料1:蘇伊士運河周邊示意圖
材料2:阿·阿拉比是資產階級民主愛國軍官和知識分子為骨干的祖國黨的領導人,祖國黨提出的口號是“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
--摘自《世界近代史》
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⑴上圖中的A是______洲,B是_____洲。②是_____河,①是_______埃及的首都。
⑵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 之一,古代埃及人創造的古代文字是
A、楔形文字 B、拼音文字
C、象形文字 D、圖形文字
⑶蘇伊士運河于1869年開通,經過地中海和紅海溝通______和______的水上航道,使繞道非洲的航路縮短了近萬公里。
⑷材料2的背景是什么?發生了什么斗爭?結果如何?
(一)、單項選擇題
☆1、從亞洲革命風暴到亞洲覺醒的發展軌跡來看,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A、亞洲人民具有反抗侵略的精神 B、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形成過程
C、亞洲人民的斗爭水平在提高 D、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2、關于亞洲覺醒的本質含義是
①它是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的反映
②它是一種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反帝反封建民族運動
③它的宗旨是發展民族資本主義,建立資產階級政治體制
④它的出現表明亞洲進入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3、19世紀中期20世紀初期印度歷史上兩次民族解放運動的最大不同之處表現在
A、斗爭方式 B、領導階級
C、斗爭結果 D、革命斗爭
4、19世紀末非洲人民的反帝斗爭的主要形式是
A、武裝斗爭和武裝起義 B、利用宗教形式組織反侵略斗爭
C、舉行政治總罷工 D、資產階級組織政黨爭取獨立
5、20世紀初,拉丁美洲各國人民面臨的艱巨任務是
A、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 B、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
C、反帝反封建斗爭 D、反對封建主義的斗爭
☆6、1885年,印度國大黨主席巴納吉說:“英國對印度造福無窮,全國都為此對英國表示感激!倍1906年,國大黨另一領導人提拉克則說:“自治就是自己的統治,要把全部管理權拿到自己手里,我要房子的鑰匙。”這表明
①國大黨立場從依附英國轉向要求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
②國大黨態度轉變是由于英國喪失工業壟斷地位造成的
③印度國大黨的性質發生了變化
④印度國大黨具有與英國妥協和反殖民主義的雙重性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④
7、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的重要成果是:
A、推翻了迪亞士的獨裁統治
B、挫敗了美國的干涉
C、打擊了國內的封建勢力
D、制定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憲法
8、埃塞俄比亞人民在19世紀末取得抗擊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自衛戰爭的勝利表明
A、必須充分利用帝國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才能取得民族解放戰爭的勝利
B、正義的民族自衛戰爭一定能取得勝利
C、民族團結是取得反侵略斗爭勝利的前提
D、外援是取得民族戰爭勝利必不可少的條件
9、1917年墨西哥憲法規定:“國家有權收回外國壟斷組織占有的土地,礦山、油田”,這里的“外國”主要是指
A、英國 B、德國 C、美國 D、西班牙
10、拉丁美洲獨立后,反帝反封建仍是拉美各國人民的艱巨任務,原因有
①保存了封建大地產制②保留了天主教③形成考迪羅體制④列強經濟滲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19世紀亞洲各國反抗西方侵略取得勝利的根本途徑是(1998年全國高考題)
A、開展武裝斗爭 B、充分發動群眾特別是廣大農民
C、堅持反帝斗爭 D、進行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
[解題點撥]
此題是一道高考題,主要考查學生對19世紀亞洲人民斗爭取得勝利的原因分析,學生必須在了解基本史實,然后對史實進行分析、比較、歸納,得出答案。
答案:D
1、下列關于亞洲革命風暴和亞洲覺醒的各項表述,正確的有
①兩者都反對外國侵略勢力和本國封建統治。②前者缺乏新的斗爭綱領,后者是為資本主義前途而斗爭。③前者的領導力量為農民領袖或王公貴族,后者多為民族資產階級代表或地主。④前者反對的侵略勢力是殖民主義,后者反對的是帝國主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題點撥]
此題是一條分析比較題,比較同一地區不同時期發生的重大事件的異同。首先應把握它們的基本史實,然后從斗爭背景、任務、領導階級、性質等方面去分析異同,不難得出答案。
答案:D
1.重點分析:亞洲覺醒的背景、特點是重點。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時期。這一時期,帝國主義各國加緊對亞洲的侵略,面對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機,亞洲各國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的新高潮。帝國主義的侵略,也加劇了亞洲舊的經濟結構的瓦解,此時,亞洲社會內部也開始發生新的變化,隨著民族資本主義興起,民族資產階級形成,資產階級民族民主意識產生。正是這一變化,決定了在這一時期的斗爭中不僅有下層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起義,同時也包括以開明地主和民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為核心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這一突出特點。學習這部分內容可以培養學生將歷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觀察分析的能力。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工業革命
任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亞洲的覺醒 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強過渡到帝國主
義階段 主要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
體系形成
亞非拉民族民主
埃及人民的抗英斗爭
運動發展
非洲人民 蘇丹馬赫迪反英起義
的反帝斗爭
埃塞俄比亞的抗意斗爭
獨立后拉美國家的概況_________
拉丁美洲的民
族民主運動
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____________
(三)、問答題
12、恩格斯在《1845年和1855年的英國》一文中指出:“英國享有將近一百年的工業壟斷,現在無可挽回地失去了!苯Y合所學知識,扼要說明英國工業壟斷地位是怎樣形成的?為什么“又無可挽回的失去了”?
第三節 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運動的發展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