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觀察下圖,東晉南朝時期,江南農業開發程度最高的地區是 ( )
40.下列選項中,體現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變化的是 ( )
①“相地而衰征” ②“令民為什伍”③“為田開阡陌封疆”④“民年五十,免役收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9.明清時期商業繁榮,大量農產品投放市場,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加強。促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不包括 ( )
A.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的引進 B.賦役征銀貨幣稅的逐步推行
C.農業專業生產區域的形成 D.工場手工業迅速發展對農業的刺激
38.某網站上有人拍賣一塊石碑,石碑上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著“永樂三年奉敕立石”。對于這塊石碑,下列說明能夠成立的是 ( )
A.鄭和在東南亞留下的記事碑刻 B.清朝初年在臺灣建立軍事據點的遺跡
C.鄭成功打敗荷蘭收復臺灣時的記功碑 D.是古董商為賺取暴利制成的假文物
37.唐代兩稅法成為中國古代賦稅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體現在 ( )
A.一年分夏秋兩次納稅 B.稅收主要依據由人丁轉向資產
C.把徭役和雜稅分攤到田畝上 D.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36.時人評說:“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對這番話,下述理解與史實相符的是 ( )
A.東漢察舉制度的流弊,推舉出來的文人及武將多不適任
B.唐代科舉制度的弊端,考上秀才的寒門子弟才識多平庸
C.宋代科舉取士的結果,導致重文輕武,武將怯于外侮
D.明代八股取士的遺毒,造成文人品性不端,武人不能打仗
35.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進行了一次重大調整,這主要是指 ( )
A.廢除丞相,權分六部 B.設參知政事,分割相權
C.設立三省,分散相權 D.設立內閣,強化相權
34.下列關于春秋戰國時期文化成就的敘述,不準確的是 ( )
A.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B.老子是“百家爭鳴”中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C.扁鵲創立四診法為后世中醫沿用
D.“《墨經》光學八條”反映了物理學重大成就
33.有人曾對中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評價道:一項是陽剛的一撇,另一項是陰柔的一捺,在中國的大地上書寫了一個巨大的中國“人”字。這兩項工程是 ( )
A.長城、都江堰 B.秦兵馬俑、都江堰
C.長城、京杭大運河 D.長城、隋朝大運河
32.2007年7月31目,“絲綢之路”途經國家就“絲綢之路”聯合申遺達成共識,希望這條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與融合的貿易往來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成為全世界的共同遺產而被永世銘記、永遠呵護。下列能作為我國申報絲綢之路條件的是 ( )
①開封古城 ②古長安城 ③大同云岡石窟 ④敦煌莫高窟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